宁泉27亿,桥水11亿,爆款产品背后的真相是。。。

i资管工厂 2023-02-18 07:57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强势了三个多月的A股这两天终于回调,即便如此,最近大家乐观的情绪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公募那边,近期有数十只基金选择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私募这边也“不甘示弱”,百亿私募宁泉和桥水的新产品短期合计大卖近40亿,接下来也还有几家知名私募计划发产品,所以现在大家到底该不该上车呢?


爆款基来了!


2月以来,沉寂了许久的多家百亿私募,终于开始发行新产品或是旗下产品打开申购。


厂长认识的不少私募市场人士和渠道机构销售也都出来跑业务了。


最近卖得最火的私募当属宁泉和桥水。


由宁泉担任投顾的信托产品,50万起,软锁两年,截至2月15日晚,兴业银行单渠道就募了27亿左右。


如果临时开放日赎回或封闭期内赎回的,3%赎回费计入信托财产;carry方面,超年化收益6%的部分提20%。


正常来讲,现在发两年期锁定期即便是软锁的主观多头产品,一般是比较难募资的。


毕竟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1年春节前有不少投资人买了锁定期三年的产品,持有至今现在还亏了20%+。


但杨东的口碑还有业绩摆在这,过往他在大类择时和市场节点的把握上也较为精准,投资人的认可度较高。


除了宁泉的产品以外,最近桥水全天候增强策略产品的募集也相当火爆,两个渠道募集超11亿。


有渠道人员表示“桥水的产品200万起,早上直接被秒杀,很多客户都没有抢到。”


厂长这边也具体看了下桥水这次募集的产品条款,200万起,硬锁1年,第二年赎回费2%,第三年赎回费1%。


Carry方面,超年化收益5%的部分提10%。


这个carry的比例很良心了,加上桥水的招牌,很快募到11亿不奇怪。


除了这两家爆款以外,当下,理成资产吴圣涛、睿郡资产董承非、慎知资产余海丰等知名主动私募的产品在渠道正在销售或将要发行。


量化这边则有卓识、幻方、因诺等机构新发产品或者旗下产品打开申购。


产品好卖只是因为市场好?


通常爆款基出现在牛市,或者市场人气较高时,但宁泉和桥水受欢迎更多是因为在去年熊市中的优秀表现。


首先来看宁泉,旗下大多数产品2021年收益20%+,2022收益2%+,近三年最大回撤不超10%。


光看这三个数据指标,这两年宁泉持有人的体验可以说是相当好了。


今年1月,杨东所掌管的产品收益也普遍超4%,厂长的一位粉丝此前就表示过,宁泉的产品对她而言就是稳稳的幸福。


这些年,公奔私的基金经理很多,但真正想做绝对收益且做到绝对收益的却寥寥无几。


而杨东奔私后的这几年,一直在践行绝对收益的承诺。


截至1月末,宁泉股票仓位在6成左右,前5大持仓行业为通信、非银金融、银行、家用电器、电力设备。


总体看,宁泉的持仓依然偏向于价值股居多,并看好低估值的港股。


桥水的杀手锏无疑是响彻全球的“全天候”策略,通过股票、债券和商品期货做大类资产配置,有效避免单边市场风险。


桥水在资产配置上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权益资产持仓不涉及个股与行业ETF。交易执行的是一篮子股票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中概股指数按一定比例组成股票资产头寸。


拉长时间线来看,桥水在中国的投资成绩非常稳健。


旗下全天候增强型系列产品从2018年10月到2022年12月的年化收益率为16.5%,同期沪深300回报率为6%,中国国债回报率为4.6%。另外,基金的单月最大回撤仅为-6.2%。


除了稳健的业绩以外,桥水的基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底层投资策略与市场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的相关性较低,在部分时间点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客观看待爆款基


这些年来,很多理财师在推人气较高的产品时会采取饥饿营销的策略,甚至对客户表示现在这位管理人的产品“买到就是赚到”。


但最后真的让客户赚到钱的爆款基却是少数。


业内也一直有好卖不好做,好做不好卖的说法。


所以现在好卖了,是不是说明在高点了呢?


从最新的各大主流指数的PE估值来看,当下市场的位置属于中等偏低一点。


防疫放开后,整体经济是在复苏的趋势,下行风险较低,所以这个点的爆款基买进去不说赚多少,长期持有亏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不过大家也得注意,大涨后的爆款基和大跌后的爆款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大跌后的爆款基大多都是在此前熊市里业绩坚挺的私募,这类私募更注重估值和防守,长期业绩不一定很出彩,但持有体验一般都比较不错,至少能让投资人赚到钱的概率更高(概率更高,不代表收益更好,有时候盈亏同源嘛)。


而大涨后的爆款基则风险比较大一些,很容易在无意中就成为悲催的接盘侠,这个相信有不少2020年开始买私募的朋友会比较有共鸣。


这两天回调以后,身边有几个朋友已经准备在下周加仓了,他们加仓的理由也很简单,今年股市怎么着也不会比去年差了,既然给了机会上车,就不要迟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