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风光为何不能是投资的归途

原投飞顾 2023-02-11 07:57

“生活实苦,人生艰难。”朋友向我抱怨说。

不知何时起,我们看别人顺风顺水、想自己磕磕绊绊;慕别人风光无限、挑自己烦忧各半。殊不知,你有你的苦,他有他的烦,我有我的累。

“每年都可以看到一些基金表现惊艳,但为何挑选一只高收益率的基金是如此的困难!”我的劝解略微奏效,朋友开始抱怨他投资上的“苦”和“难”。

对此,我感同身受。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一只此前业绩出色的基金产品,买入之后业绩普通,乃至变得非常糟糕,这就是所谓的反转效应。

可望不可得

短期历史业绩出色的基金,在买入一段时间之后业绩变脸,这是基金投资者经常遇到的情况。因为很多人简单的以过去推测未来,忽略了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变量因素,如市场风格周期的变化。

我们统计过去10年(2011年至2021年)每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二级分类中的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基金)四分位排名,然后计算其次年落入四分位排名位置的概率,最后统计10年数据的算数平均值,发现每年无论是业绩优秀、还是业绩平庸、亦或业绩较差的产品,拉长时间看,其次年业绩几乎均匀分布在四个分位区间内。

数据来源wind,时间从2011年初至2021年底。

风格板块轮换是原因之一

追根刨底,投资标的的涨涨跌跌是前述可望不可得的原因之一。

就A股市场来看,不同风格板块具有一定的轮换特征,基于中信风格指数可以对其历史收益率作一定刻画和观察。如下表所示,2019年和2020年是消费和成长的大年,两个风格指数连续都有超过35%的年度收益率,在大类板块中表现领先,但是进入2021年后,两类风格的领先优势不再,2022年成长风格甚至表现垫底。

从最近十年的观察来看,不同风格板块的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轮换特征,连续保持强势的时间大致以三年为极限。

不同风格板块对基金业绩的影响量级较大,超过30%的离差经常出现。同样参照中信风格指数,可以看到年度收益率的离差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甚至在2013年至2015年、2019年至2021年期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幅度,表明了仅仅因为持股大板块风格的不同可以导致的收益率差异。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基金产品存在风格偏好

以上市场风格板块的变化,也会导致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

“能力圈”常见于基金产品的宣传资料,很多基金经理会相对专注于研究和把握某一类或几类特定的投资机会,以提升投资决策的质量。

随着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基金经理在投资机会的选择上适当聚焦也是合理的选择,尤其若是从业时间相对不长,阶段性的聚焦就更加有其必要性。这就导致了基金产品风格的产生。

由于基金风格的存在,即便在同一分类的基金中,业绩对比也存在巨大的干扰因素,如果不考虑风格的相对表现,只是单纯的对比收益率,或者其他业绩指标,并没有很大的说明意义,业绩领先的基金,完全可能只是阶段性的风格强势导致。

除了市场风格周期的影响,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资产配置和风格配置的调整,投资者还面临基金经理变动、基金管理人研究人员变动等外部影响,以及投资者自身择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影响。

以上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者实际体验的基金收益和管理人宣传的基金收益存在一定差距。进而解释短期基金的风光为何不是投资的归途。

但话说回来,投资的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没有一夜暴富的秘籍和诀窍。在路途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依旧会等到灿烂的阳光。回首过去,那些最痛苦和最绝望的时刻不是末日,反而是新周期开始的前奏。

让过去成过去,给信任以时间。守稳自己的节奏,穿过焦虑的迷茫,一步步接近投资的归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