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行情预演!医疗器械ETF冲高回落跌0.29%!北向资金连续13日净买入,药械历来受北向资金关注度较大

医疗器械ETF 2023-01-21 07:47

一、今日市场概览

#械宝每日解盘#

1月20日,虎年行情收官日,三大指数震荡上行全线飘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76%,深成指涨0.57%,创业板指涨0.56%。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2.56亿元,连续13日净买入,北向资金本周累加仓达485亿元,单周净买入额创历史次高,仅略低于2021年12月创造的488亿元历史纪录,1月以来外资已累计净买入达1125亿元。

消息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各省已经度过了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这三个高峰,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对常规院内诊疗、消费医疗形成正面影响。

另据报道,近日江苏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对进入国家和我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医疗器械产品,择优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对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额度不超过1亿元,对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有正面作用。

1月以来,北向资金已净流入超千亿,东莞证券认为,医药生物作为刚需性强的弱周期性板块,历来受北向资金关注度较大,整个板块未来有望在北向资金带动下继续反弹,关注目前还处于低位的非新冠核心资产的表现。

从近11 年的数据看波动性,历年春节后市场表现相比全年更为稳定。国盛证券认为,今年“春节躁动”值得期待,持股过节机会更大。中信证券此前则表示,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建议短期聚焦处于“洼地”且春节后有爆发力的品种,建议布局如医药医疗等机构仓位低、产业逻辑顺、业绩弹性大,且预计春节长假后有爆发力的品种。

盘面上,年度业绩预增个股表现较好,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SZ159883) 早盘跳空高开后快速上冲,9点44分后快速回落,10点50分后维持低位窄幅震荡,全天高开冲高走回落走势,最后收跌0.29%,成交额有所放大,全天成交0.77亿元。

医疗器械ETF标的指数除了覆盖眼科、医美等消费医疗,还囊括了院内诊疗有关的高值耗材、以及医疗设备股,可以成为大家布局疫后医疗复苏的beta工具。

医疗器械指数86只成分股中,今日54只上涨,占比62.8%。其中,惠泰医疗大涨11.10%,位居首位,华兰股份上涨5.35%,新华医疗上涨3.36%,九安医疗上涨2.44%,东方生物上涨2.06%,尚荣医疗、山东药玻、三诺生物等涨幅均超1%。

二、机构观点

【东莞证券】医药历来受北向资金关注度较大,整个板块未来有望在北向资金带动下继续反弹

医药生物作为刚需性强的弱周期性板块,历来受北向资金关注度较大,整个板块未来有望在北向资金带动下继续反弹,关注目前还处于低位的非新冠核心资产的表现。

【兴业证券】当前医药板块投资将逐步归回主业,重点关注消费医疗赛道

兴业证券认为,后疫情时代医药复苏速度将在行业内居前,医药板块投资逐步回归主业,看好强复苏的消费医疗。同时,从海外宏观数据来看,加息预期降温将有望促进全球医药投融资数据的边际改善,对创新药和创新药产业链等相关板块形成催化。消费医疗这块,其中我们预计眼科产业链将可能最先复苏。

【国金证券】:医保谈判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价格降幅稳定

国金证券认为,2018年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每年一次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为创新药获批上市后医保准入提供了快速、稳定的通道。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国谈产品进入医保后总体销售额实现了高速稳定的增长。本次医保谈判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价格降幅稳定,进一步反映了企业对医保谈判规则的理解和预期趋于稳定。医保谈判是创新药放量的关键里程碑,建议关注医保谈判成功产品数量较多、医保谈判品种新增适应症弹性较大、产品价格降幅温和的企业。

三、医疗器械热点解读

1、海泰新光:2022年预计净利增加6360万同比增加54%,医用内窥镜产品业务增长

海泰新光(688677)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11,773.05万元相比,将增加6,359.84万元,同比增加54.02%左右。

2、惠泰医疗:2022年预计净利3.37亿-3.73亿同比增加62%-79%,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惠泰医疗(688617)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700万元至37,3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人民币12,907.89万元到16,507.89万元,同比增加62.08%到79.39%。

3、奥泰生物:2022年预计净利13.75亿-14.1亿同比增加80%-84%,药物滥用检测产品稳定增长

奥泰生物(688606)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7,500.00万元至141,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60,931.11万元至64,431.11万元,同比增加79.58%至84.15%。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覆盖医疗设备、IVD、医疗耗材、医美四大板块,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爱美客、乐普医疗、万泰生物、金域医学、九安医疗、鱼跃医疗、奕瑞科技、欧普康视、新产业等龙头股,合计占比近46%(截至2022年底)。

估值处历史低位,修复行情或可期。随着板块风险持续释放,估值修复行情或可期。截至2022年底,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19.14倍,处历史1.60%百分位,低于同类医药医疗类指数,板块布局性价比凸显。

布局高成长,双创成份占比近7成。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包含62只科创板+创业板股票,合计占比达72.86%(截至2022年底)。双创板块投资门槛高,且高价股较多。相较而言,医疗器械ETF开通证券账户即可进行高效交易,一手不到70元,免缴印花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跟随新趋势,新基建+国产替代。医药生物行业是人民健康发展的基石,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低,行业具备极强的技术壁垒,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医疗短板显现,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我国医疗新基建正火热,新基建正逐步从订单兑现到收入。

借道行业指基,场内场外双覆盖。医疗器械种类繁杂且研究门槛较高,个股波动大,个人投资者研究难度较高,借道指数基金更省心,还可分散个股投资风险。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进行申购、定投。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及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惠泰医疗(SH688617)$$九安医疗(SZ002432)$$迈瑞医疗(SZ300760)$#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净买入超1000亿#

#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净买入超1000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