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基金观察 | 嘉实基金3年定增“踩雷”16次遭质疑,“老牌公募”天治基金多产品面临清盘引热议

鲸平台 2023-01-07 07:55

随着《基金管理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公募基金行业对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视达到新高度。为响应监管部门精神,提升行业声誉风险意识,财联社旗下鲸平台联合信鸽舆情系统,利用专业大数据技术,监测分析基金行业舆情动态,以期帮助各基金公司进一步维护机构品牌形象。本篇监测区间为2022年12月28日-2023年1月3日,从监管、行业、公司三个维度观察公募基金行业舆情环境。

监管动态:基金经理与券商研究员联手“老鼠仓”双双收到监管处罚

12月28日,河北证监局发布的两则行政处罚书显示,申万菱信智能驱动基金的基金经理徐远航被责令改正,并处以50万元的罚款;长江证券研究员靳昕被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基金经理徐远航告知长江证券分析师靳昕非公开信息,靳昕及其父亲利用这一信息炒股,均构成违法违规。此外,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关于基金从业人员信息的数据显示,徐远航已经不在申万菱信基金工作。

11月至12月,连续两起“老鼠仓”案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媒体评论认为,此次“老鼠仓”问题,徐远航、靳昕只分别被罚了50万元、3万元罚款,处罚力度显然太轻,不足以形成震慑作用。呼吁监管层加强治理基金经理的“老鼠仓”问题。

行业舆情:2022年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基金发行盘点

基金产品方面,媒体报道称,2022年,逾1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度净值下跌近5成,其中垫底的为庄皓亮管理的华宝科技先锋,该产品2022年净值跌幅达49.87%。媒体关注基金业绩“冠军魔咒”现象,即当年获得冠军的基金往往在下一年度表现不佳,自2012年以来10年的业绩冠军发现,除2018年为债券型基金夺冠,其余9只昔日冠军基金2022年表现均为负收益,更有部分产品沦为同类倒数。

基金经理方面,万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黄海包揽业绩前两名。百亿基金经理李元博管理的产品同样在2022年遭遇“集体崩塌”,多只产品跌幅超4成,蔡嵩松、张仲维管理的多只产品也有类似遭遇。梁永强、曲扬、茅炜、孙迪等基金经理旗下亦有产品2022年净值跌幅近4成,杨锐文、刘江、韩广哲、肖瑞瑾、李化松、劳杰男、陆彬、王培、李永兴、杜猛、洪流、傅鹏博、黄兴亮、周克平、陈金伟等基金经理旗下各有产品过去一年跌幅超3成,

基金发行方面,今年以来截至12月28日,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万亿元,仅为去年全年2.96万亿份规模的一半,创下近三年新低。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增至25只,较之去年同期的31只产品有所减少。

公募基金公告情况:圆信永丰浦瑞三个月定开债募集失败

据星矿数据显示,共有20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涉及中银基金、永赢基金、兴业基金、广发基金、长城基金等。新发基金中,偏股型、指数股票型共9只、纯债型、偏债型、普通债券型共11只。共有55只基金宣布成立,涉及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永赢基金、嘉实基金等。有4只基金产品上市,最新净值略高于上市前一日净值。有1只基金产品募集失败,投资类型为纯债型。

监测周期内,共有18只基金发布清算公告,涉及银河基金、天弘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弘毅远方基金、新华基金等,投资类型包括,偏股型、指数股票型、标准股票型共8只,纯债型、普通债券型、偏债型、指数债券共7只,绝对收益目标型3只。其中,因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的产品6只,涉及基金公司为创金合信基金、弘毅远方基金、平安基金。

监测周期内,有9只基金产品变更募集时间,其中5只产品提前结募,4只产品延长募集。延长募集的产品中,偏股型4只,涉及基金公司为太平基金、鑫元基金等;提前结募产品中,纯债型3只,指数股票型2只。

 公司舆情:

【嘉实基金】

监测周期内,负面舆情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3年间参与定增踩雷16次。媒体报道称,2022年参与普莱柯、天山股份定增,2021年参与北方华创、天赐材料定增,2020年参与双汇发展等共16次定增均亏损。其中天山股份、天赐材料定增股份解禁后仍未回本。二是FOF产品业绩颓势未减却为新人发新基。媒体指出,9只发行已经超过1年的FOF中,仅有嘉实黄金证券投资基金(LOF)一只基金今年来的收益率为正。姜玉雯作为嘉实基金启用的一名新人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12月23日,近一周收益率全部告负,其中新发基金嘉实领航聚优积极配置6个月持有混合(FOF)A收益率远远低于同期同类平均水平-0.42%的收益率。

【东方阿尔法】

监测周期内,负面舆情主要涉及管理规模不断缩水、多只产品年内业绩告负。媒体报道称,截至12月26日,东方阿尔法基金旗下共有7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除年内新成立的东方阿尔法医疗健康混合发起外,其余基金产品年内业绩均告负,且多只产品累计跌幅超25%。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为97.18亿元,在基金产品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该规模相较于2021年年底的140.81亿元明显缩水。

【天治基金】

监测周期内,负面舆情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基金经理频频变动。媒体报道称,作为一家成立近20年的“老”公募,旗下基金经理一岗也在年内更迭不断,“新人”占比更超八成。天治基金董事在最近12个月内变更超过50%。二是多只产品已沦为“迷你基”。截至三季度末,天治基金旗下14只产品中,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有6只,占比超四成。天治量化核心精选混合的规模不足200万元,仅为171.93万元。天治转型升级混合、天治新消费灵活配置混合规模则处于1000万元边缘,分别为1120.39万元、1233.39万元。

此外,监测周期内,还有部分媒体聚焦基金公司产品亏损,如广发基金旗下4产品日浮亏约1.3亿,“兴全合兴”封闭期内亏31%,持有人深度套牢等。(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素材整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