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雨、董承非、周应波,年内“自立门户”的大咖们都怎么样了?

i资管工厂 2022-12-24 07:57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这两年,不少“公奔私”背景的基金经理业绩扑街,导致“公奔私”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加分项。今年,又是一批公奔私浪潮,出来自立门户的包括董承非、周应波、崔莹等基金经理。在熊市中果断奔私的几位明星基金经理现在状况如何了?


四成仓跑赢大盘,董承非稳步开局


艰难的一周终于结束了,厂长身边不少朋友仍处于“阳康”的过程中,结果上证指数这边来了个五连阴。。。


当下的情景一下子让人思绪闪回今年4月,同样的居家办公,同样的市场雪崩,不过现在大家都清楚当下的居家是放开后必要的阵痛,“群体免疫”后,生活将慢慢恢复正常。


言归正传,我们接下来看看几位今年“公奔私”的大咖表现。


首先是董承非,他奔私加入睿郡后的首只产品,在5月共募集了45亿元,成为了当时的爆款。


虽然不比前两年动不动一天募集百亿的盛况,但考虑到今年的市场环境,私募首秀能募45亿也已经说明了董承非的号召力。


当然,董承非也认购了4000万自己的新产品,表达出了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态度。


到现在产品运行了近7个月,累计收益为2.5%,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算是阶段出了相对不错的答卷。


自今年8月起,董承非就把产品的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四成左右,并持续到市场大反弹的11月末。


从月报来看,除了44.73%的股票仓位外,董承非还有着26.59%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1.24%的可转债,所以从权益类仓位总体已经达到7成。


11月基金的股票持仓里,重仓行业依次为公用事业、通信、轻工制造、电子。


董承非曾在二季度表示电力企业将会回归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公用事业行业,尤其看好火电。


虽然没有白酒和地产的持仓,但董承非看好的电力板块在11月涨幅接近10%,这也让他的基金随着大盘一路反弹至今。


董承非在月报里还表示“向后看,国内资本市场应该渡过了最黑暗的阶段,未来经济和市场的走势和演绎会更有可测性。”


希望今年经历了地狱难度开局的董承非,明年能给予投资人更多的惊喜。


中生代公奔私


看完老将董承非后,我们再来关注下中生代的两位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和崔莹。

周应波“奔私”后的首批新产品募集金额超过80亿元,上海运舟现在最新的管理规模已经超百亿。


自产品8月成立以来,周应波在仓位上一直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


10月产品的最新月报显示,股票仓位已经加至超四成,产品继续以医药、计算机、光伏储能、化工这四个方向作为行业配置的核心,10月显著提高了医药行业权重。


前阵子周应波在策略会上表示,明年看好三个方向:


1、大循环和自主可控,包括企业数字化、医疗器械、精细化工等;


2、低渗透率方向,包括储能、元宇宙等;


3、疫后复苏,包括新消费品牌、医疗服务等。


再来看看崔莹,虽然公募期间业绩也非常亮眼,但从号召力上确实比周应波差了一点。


崔莹所在的勤辰私募基金当下管理规模低于50亿,崔莹的私募首发产品成立于今年7月底。


截至今年12月16日,基金累计收益为-4.89%,稍微比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好一些。


不过11月的大反弹与基金无关,基金不涨反跌。


崔莹专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TMT、医药和化工 等板块,除医药以外,其他几个板块11月以来的表现相对较差。


从周应波和崔莹的持仓以及风格来看,明显比董承非相对激进一些,不过从规模来看,崔莹后续的发挥空间可能更大一点。


出走自立门户


除了公奔私的三位大咖以外,今年管华雨出来“单干”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管华雨“单干”后的新产品全渠道累计销售额约90亿元等,由他创立的合远私募基金目前规模也超百亿。


比起公奔私,看来大家更认可在私募行业摸排滚打多年的基金经理。


管华雨的新基金成立于今年6月底,截至12月16日,基金累计收益为-4.65%,相比同期沪深300指数差不多有6%的超额。


产品最新月报显示,股票仓位仅有50.16%,其余为现金类仓位,仍处于建立安全垫的过程中。


股票的前五大持仓品种为汽车、食品饮料、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和国防军工。


整体配置仍然偏向于制造,且仍然以新经济相关制造(新能源车、可再生能源、自动化)为主,同时增加了与传统经济相关度高的部分优质周期成长股(机械、化工、轻工)的持仓。


管华雨还表示,他们将逐步建立安全垫。短期兼顾市场波动风险,中长期权衡估值和成长空间,择机布局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制造业、消费&服务领域的企业。


总体来看,牛市发产品更好募资,但后续投资难度不会小。


而这四位基金经理在熊市发产品,尽管初期阶段压力较大,但由于建仓周期较长,抗波动能力也强点,长期来看,持有人体验会更好一些。


大家具体选择还是得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风格是否匹配自己的风险偏好。


除此以外,投研团队也至关重要,有些公募基金经理比较依赖大平台的投研能力,一旦没有了强大的平台支撑,优秀的业绩很难持续。


毕竟一般私募的研究团队配备不足,可以获得的卖方研究资源也会减少。


建议关注的两类公奔私基金经理:


一类是过往长期业绩不靠机构抱团股,具有独立思考选股能力;


另一类可能选股上没太多特色,但去的是类似高毅、景林这种大平台私募,这种平台型私募的投研团队实力不输此前所在的公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