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基金徐小勇】对内生变量的思考,接下来如何应对?

长安徐小勇 2022-05-07 00:02

各位持有人朋友们


大家好。最近这段时间市场上发生了很多事,有意料中,也有意料外的,但是说来说去其实都逃不过“周期”二字,有时候还是可以借助过去的市场发展来进行对照、反思。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最近的一些看法,以及根据过去积累的经验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

首先说说最近,美联储加息缩表的事,确实对全球市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本月加息的情况符合市场的预期,但是对于股票估值仍然会带来压力昨晚美股的表现可见一斑。同时,美债收益率的走高、人民币的贬值,也影响着外资在A股市场的投资节奏。

但这只是外部的、次要的因素,当下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零星苗头,这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是需要我们正视的。昨天国家再次强调了清零的决心,市场对行业和企业的盈利下行预期已经比较充分,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我们相信最坏的时刻正在慢慢过去,现在需要给经济回升一些时间和耐心。

除了外部的扰动、纠纷,以及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担忧以外,市场的修复还需要内生的变量,也就是市场需要寻找的下一个长期投资主线过去我们所关注的长期品种中成长股居多,主要是消费、科技等。科技创新比如新能源、电动车、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这些上一阶段的主线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下再次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需要时间酝酿,无论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相关政策的推出实施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过去三年市场中的成长主线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幅上涨,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需要时间来蓄势与发展跟进,所以我们认为今年大概率会是个过渡年,全年处于宽幅震荡态势。之前整个市场、包括主流机构的持仓组合跌幅都比较巨大,其中除了内外扰动,还存在一些恐慌情绪的影响。市场阶段性见底是一个过程,大家说的“磨底”的“磨”字也就是这么来的。但站在当下时点来看,处在当下点位,后续向上的概率更大。至于反弹的持续性,我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一是建立在极度恐慌情绪释放的基础上,一般市场会有明显的恢复,二是市场中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一些板块中公司的业绩比大家预期的更好,这二者叠加在一起,可能会使反弹的持续性比之前要好。再加上市场的底部一般早于经济,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新方向新动能的发展壮大,我们期待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会有新的投资主线脱颖而出,并带动市场进入新阶段。

再说说接下来我们打算怎么应对。过去的经验使我更看好成长风格的成长持续性我们的投资研究也都是围绕成长股展开的。目前基金整体持仓比较高,消费基金持仓以食品饮料为主,分散持有了一些汽车、新能源、医药的个股;其他基金的持仓组合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类标的,包括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和上游锂矿、光伏的组件等,同时持有计算机、电子、公用事业等品种进行行业分散。

我们过去几年的投资表现还可以,主要得益于我们的灵活,不论是仓位变化还是持仓组合的调整。这段时间我们灵活性确实不如过去,导致基金回撤比较大,我们也进行了复盘反思。除了外部事件突发带来的扰动外,我们自身在研究过程中可能有些固执了,持仓个股从中长期看是好的,但对市场环境和情绪的警惕性不足,使我们没能果断降低仓位控制风险。基于对过渡年的认识,接下来如果市场反弹力度比较强劲,我们考虑适当降低一点仓位提升组合的灵活性,但应该不超过十个点。同时考虑适度增加低估值品种进行风险的分散,提升组合的防御性,目前主要看好资源类品种如有色金属、煤炭等。

我们的长期计划依然还是研究个股,寻找主线。这段时间,根据我们一直以来的选股标准进行筛选时,符合的个股数量下降了,这跟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公司运行周期都脱不开关系。但在当前环境下这些个股依然逆势表现良好,使得它们更为珍贵。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去跟踪其业绩的持续性,个股选择演绎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的主线相信会随之崭露。

记得2018年时大家也曾很悲观,但到2019年主线出来后,悲观情绪就随之消失。事物的酝酿需要时间,基本面的夯实也是个过程,市场思路清晰后行情自会起航,机会常常就是在绝望中产生的。

长安基金 徐小勇

2022年5月6日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投资做出任何判断或倾向意见。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长安成长优选混合C(012689)
  • 长安先进制造混合C(013514)
  • 长安鑫盈混合C(00637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