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跌跌不休,“抄底”越亏越多?今年的投资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好买研习社 2021-12-22 23:57

今年,不少投资者在社区把去年写给诺安成长的段子,献给了中概互联,比如:

1、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中概明天必涨;世界上最卑微的话:还好今天中概只跌了两个点。

2、关掉基金交易的界面,出了房间在餐桌上和家人一起吃饭。父母终于惶惶不安的悄悄问:孩子,你最近是不是失恋了?我犹豫了一下,一咬牙说:是的。父母终于长舒一口气,笑了笑:那就好,我还以为你买中概互联了。

3、世界上最美的情话:等我中概回本了,就跟你分手。

如果说今年年底做投资总结,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会觉得,最失败的一笔投资或许就是买了港股,尤其是港股互联网。那今年的港股投资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一、辩证看待“低估值”

很多投资者今年“抄底”港股,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估值低。诚然,反应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的恒生指数,最新市净率1.07,仍处于极低位置。反应A股相对港股估值溢价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也已经处于近十年高位。

港股跌跌不休,“抄底”越亏越多?今年的投资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1.12.21)

如下图所示,近10年来每次市净率跌到机会值(绿色虚线)下方,恒指后期都出现过一波反弹拉升,但今年却别说趋势性反转,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出现过。

港股跌跌不休,“抄底”越亏越多?今年的投资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1.12.21)

发布时间还不到两年的恒生科技指数,收盘点位更是屡破历史新低,市净率分位点已经处于历史0.00%分位,完全不知道底在哪里。这就导致如果是冲着港股“估值低”进来的投资者,会发现低估之后还有更低,洼地之下还是洼地。

这也在提醒我们,当我们做出投资决策时,估值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最主要因素,如果只盯着估值去做投资,很可能会掉入陷阱。同时,估值低不代表就会涨,还需要对比其它资产,是否有明显的“性价比”。比如今年的市场就教育我们,资金可能宁愿去追踪确定性较强、增速较高的板块,而不愿躺在低估值板块里等待。

二、守纪律绝不是空话

今年买港股基金,尤其是中概互联的投资者,如果是套得很多,大概是没有遵守操作纪律,过快“抄底”,导致仓位越加越重最后加不动,也无力再做调整。

很多人对港股,对中概股的未来是有信心的,但是更多的人都低估了抄底的难度。很多人对抄底的预期,都是顺利的买在V型反转的最低点,买完就突突突的上涨,但实际上的抄底,往往大概率买在山腰,过程充满煎熬,甚至很可能熬不住割肉出局。

相反,用定投或“最大回撤法”加仓的方式慢慢布局,虽说也是亏损,但幅度会远小于一次性买入和过快“抄底”的投资者,这样的例子在基金社区里比比皆是。

后视镜眼光看来,很多投资者会懊恼自己为啥没有守住纪律,而是一看到下跌,就想着加仓,在短时间里把子弹快速打完,加着加着就加不动了,而这时仓位通常也不轻,就会很被动。

从另一面来说,如果在买入港股基金前,就设置好了纪律,比如:1、根据自身能承受的风险偏好、最大回撤,设置好跌多少个点就果断止损,那么也不会让亏损持续扩大;2、买入前根据自己的投资周期长度,想好遇到持续回调该如何应对,这样短期的下跌也不会过于恐慌,而是按纪律该定投就定投、该补仓就补仓、该调整就调整;3、根据分散原则,提前计算好投入港股资产的最大比例,将单一资产表现不佳的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这样也不会蒙受超出自身可承受范围的损失。

三、敬畏市场,随时保持风险意识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尤其是自己相对不熟悉的市场,这或许是今年港股市场带给投资者的最大教训。

年初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不少机构喊出了“南下香江,争夺定价权”的口号,更加剧了投资者的乐观心理。当然现在时间还短并不能证明什么,但人在情绪火热时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却也是客观事实。

从各大社区基民发言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买入港股基金前,甚至完全不了解港股市场,只在发现买入的基金“跌跌不休”之后,才开始猛补资料,全然忘了功课应该做在决策之前而不是之后。

同时大部分基民对市场缺乏敬畏,表现在风险意识的淡薄,这在中概互联的投资者身上尤为明显。首先是一把梭,没有给自己留一些回转余地和冷静考虑的时间;其次是在被“深套”后,不少投资者选择卖出其它盈利基金,补仓中概互联,全然不顾本身仓位已经很重;再就是在整体盈利为负的阶段,固守思维定势只补仓不减仓,失去了灵活调整的意义,导致回撤超出自己可承受的范围。

最后说到仓位管理,其实也是风险意识的体现,合理的仓位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小基金净值回撤的幅度,也是做组合配置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投资者做到了合理的仓位控制,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当前港股的下跌,对后续市场该如何应对也能做到不慌不忙,不至于影响整体投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对于已经持有港股、港股科技和互联网板块的投资者,只要仓位不是太重,在现在这个位置,也只能耐心等待估值的修复了。没有只跌不涨的资产,我们就把它交给时间,调整好心态,不要让投资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有哪些投资者今年也是在港股投资上暂时失利的,有哪些思考,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我们一起讨论。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