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困境

中访网财经 2023-02-26 08:03

长达29个月的调整,阿里美股市值已经从之前的8456亿美元跌至2493亿美元,从情绪博弈的角度来看阿里现在的安全边际够高,但是从基本面以及未来的预期成长性来看,阿里当下的问题似乎无解。

2月23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2022年四季度财报,整体收入为2477.56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68.15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调整净利润为499.32亿元,同比增长12%,单季度数据依然低于2020年及2021年,不过单季度接近500亿元的净利润,也说明阿里的赚钱能力依然很强。

数据来源:ifind

资本市场向来是看预期不看过去,现阶段从利润的绝对值来看,阿里依然是电商领域最赚钱的平台,只是未来的预期不太乐观。

01.核心业务下滑

核心电商业务依然是阿里最赚钱的业务,除此之外其他业务都还在亏损,但核心电商业务面临京东、拼多多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冲击愈发明显,本季度客户管理业务收入下滑9%至913.44亿元,而另一边又是京东和拼多多的稳健增长,包括唯品会也还在增长,所以阿里电商业务短期的竞争压力基本无解。

未来阿里想要靠电商业务实现高增长比较困难,电商业务2023年预期主要是宏观大环境的回暖所带来的大盘增长,剔除过去一年的低基数,重回高增长的概率极低。

国内商业直营及其他部分的收入增长了10%至744.21亿元,主要是高鑫零售、天猫超市和盒马贡献的增长,但这部分的收入本质上是增收不增利的低毛利业务。

未来如果到店、即时零售加本地生活一整套生态链能跑出来的话,那科技+零售极有可能成为阿里的第二增长曲线,但竞争依然激烈,关键还有个美团。

菜鸟目前是营收增速最高的一块,四季度增长了27%至165.53亿,但收入的占比只有7%,而且菜鸟还在亏损(减亏并不明显)。

本地生活业务的收入增速只有6%,这一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团,而且饿了么不论是份额、增速还是盈利能力上均低于美团。况且本地生活的营收增速已经放缓到个位数,利润却还在亏损。

被寄予厚望的阿里云,本季度的收入增速只有3%,经营利润亏损14.95亿元,经调整EBITA是3.56亿。

数字媒体及娱乐部分收入下滑6%至75.86亿,经营利润亏损10.24亿元,这块业务基本没有任何希望了,短视频的竞争按下不提,光腾讯和爱奇艺这几年都明显在压着优酷锤。

整体看下来,阿里靠核心电商业务还能保持盈利,但是重回高增长比较困难,其他业务多数都已经熬到行业见顶,都还未能盈利,第二增长曲线并不明朗,而且多个业务线都处于高强度竞争。

02.降本增效挤利润

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这要归功于降本增效,从各项业务的利润变化情况也能看到,本季度烧钱的业务全面减亏。

国内商业部分经营利润少赚了14.31亿;国际商业部分减亏20.46亿;本地生活减亏22.6亿;云业务减亏6.42亿,大文娱减亏11.15亿;创新业务减亏5.01亿,所以并不是靠扩大营收增长出来的利润,而是努力省出来的利润。

费用端,研发费用减少了21.81亿元至135.21亿;销售费用减少了60.78亿;行政费用从84.65亿元增加至103.27亿元,重点是研发费用也下滑了14%,而研发费用科目中通常是研发人员薪水占大头,所以大概率是连带着研发部门一并裁员了。

阿里去年三个季度,一季度裁员4375人,二季度裁员超9000人,三季度裁员近2000人,4季度裁员4163人。降费降到研发部门,就已经说明裁员算是拉到极限了。

03.写在最后

阿里现在的业务线臃肿的像个大胖子,原本在几年前就应该去做减法,但迫于电商的激烈竞争公司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风口,所以从O2O到大健康再到本地生活,时刻都能看到风口上的阿里,只是一直没抢到C位。

数字化时代,云服务本身是一条长坡厚雪的长赛道,头部的微软、谷歌及亚马逊均保持双位数增长,阿里海外丢单后云业务增速掉队明显,如果海外业务接下来不能重回高增长,那估值是要大打折扣的,毕竟国内竞争过于激烈。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跌到足够便宜的时候或许会有估值修复,但是要想真正走出长期趋势,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增长预期。估值不重要,重要的是靠什么增长。(来源:乔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