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集团换帅,背后的京东终于走到了台前

胖鲸头条 2022-08-30 07:59

Image

作者:石白姜

双方各取所需,此次换帅无疑为达达与京东的融合再上一把锁,也透露出京东瞄准同城零售业务的野心。

8月23日,达达集团宣布董事会已确认蒯佳祺荣休并辞任CEO和公司董事会主席。接力蒯佳祺的下一任是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董事会主席一职将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担任,至此京东从背后的遥控者正式走向台前。

达达抛不开京东带来的红利,京东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也需要达达长期积累的同城配送资源。双方各取所需,此次换帅无疑为达达与京东的融合再上一把锁,也透露出京东瞄准同城零售业务的野心。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难舍难分的达达与京东

蒯佳祺在2014年创立的达达,率先提供精细的同城即时配送服务,吃到了与外卖平台合作的第一只螃蟹。凭借承接海量外卖订单野蛮生长并逐渐扩大规模、巩固优势,2016年达达旗下的130万名配送员已经遍布大街小巷。随着外卖配送的竞争逐渐火热,达达急需保住不断收缩的生存空间,自2016年与京东搭上线后就难以分割。

在本次舵手调整前,京东已经多次增持达达,目前已将达达业绩并表,将双方的捆绑又收缩了几分。就在人事调整公告同日,达达集团发布了二季度财报实现总净营收2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净亏损为5.788亿元,同比收窄9.6%。公司两大主营业务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均取得不错成绩,其中来自京东到家的净营收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66.3%,顶着巨大压力一路高歌。

反观今年一季度已并表达达的京东,二季度营收却放缓了脚步。根据和达达同期披露的财报,京东二季度净收入为2676亿元,同比增长5.4%,虽然营收规模略超市场预期,但增速远不及今年一季度的18%。走进增长瓶颈期,京东想保住电商巨头的地位就不能坐以待毙,开发新增长点势在必行,京东到家的增长甜头使其与达达一拍即合。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绕不开依旧亏损,达达集团独善其身的想法已然梦碎,抱紧京东这棵大树或许是其抵御各路竞争者的最优解。京东面对增速骤跌的形势,不得不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未来战略上也将有所调整。

走到台前的京东想做什么?

面对零售低谷期的压力,京东的应对之道是布局下沉市场、同城零售和打造供应链能力。在同城零售的赛道里,京东线上商品供给能力突出,但线下服务乏力。宠物、汽车等传统快递的短板,恰恰是同城零售的长处所在,达达入局京东的同城配送,关键的末端配送能力对京东发展同城零售不可或缺。因此,京东和达达的深度合作落在同城零售是情理之中。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在社区团购爆火之后,同城零售又成为了新的增长点,京东从达达幕后走到台前也是想从中分一杯羹。去年9月份,京东推出同城零售品牌“小时购”,整合了京东到家的商家资源,并在主站APP首页开辟出专属的“附近”选项,由此页面产生的订单都将由达达完成同城配送。

截至目前,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与全国超15万家线下实体门店对接,覆盖全国1700多个县区市,提供的商品包括食品饮料、蔬果生鲜、医药健康、数码3C等商品,配送时效通常在30-60分钟。达达进一步接入京东体系后,京东到家与达达在战略和业务上都将合二为一,京东也能获得无数个直抵消费者的触角,连接线上线下的每一个消费场景。

市场虽大,竞争者也不容小觑。多年以来,美团在同城配送领域已经高筑护城河,名为“闪购”的同城零售业务的GMV则在500亿上下,远超京东到家。阿里系的饿了么与抖音携手,自带超级流量,淘鲜达、盒马、天猫超市等即时零售力量同样跃跃欲试。强敌环伺,京东招揽达达加盟是能否制胜的关键一棋。

结语

各大平台相互倾轧,达达的力量显然难以与大佬们抗衡,与京东联手可谓抱团取暖。达达要生存,京东要发展,双方各取所需在同城零售领域对抗竞争者,能不能在美团、阿里等强者手中拼出一片天,胜算几何有待观察。

相关推荐

Image

特别专题

“城市农夫”们会催生下一个露营产业吗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Image

特别专题

疫情之下,京东为什么能这么快?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中部分素材可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