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盯着恒生指数?这才是投资港股市场更好的标的

MoneyKing钱大王 2022-07-06 23:50

我有时会怀念10年前的A股。

虽然当时的基金产品略显单调,但是投资者的选择成本非常低。

基金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不会很大。

而现在,基金产品越来越丰富,投资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但是选择难度也越来越高。

我前两天在股吧中看到过一个持仓明细图。

有个投资者因为重仓了美股相关的ETF,股票账户出现大幅回撤,并且截至目前仍未出现止跌的信号。

他错了吗?

如果从持仓上看,他买入的产品确实是“风险分散”的基金产品。

但是,股票分散的背后却是美股这个单一的股票市场。

如果他同时买入A股、港股、美股相关的基金产品,降低投资市场的集中度,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一、复古的恒生指数

A股、港股、美股都有各自的优势。

A股的特点是成交活跃,交易磨损低。

港股的特点是便宜,甚至部分AH同时上市的股票,A股的溢价能超过50%。

美股的特点是汇集了全球优秀的一批公司,资产质量较高。

投资者们对于A股、美股投资标的的认知较为一致,就是沪深300与标普500,而提到港股,往往会出现一些分歧。

如果从历史沉淀的角度上来说,恒生指数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港股的指数。

但是,它又不太符合现在的“审美”。

因为成分股中,金融地产这些传统行业的权重太高了。

Wind数据显示,恒生指数中,金融行业的权重超过35%,地产行业的权重超过7%,二者合计占比超42%。

从行业分布上看,恒生指数确实过于复古了,但如果选择恒生科技这类符合现代审美的指数,又显得过于激进。

与其在两个极端中举棋不定,倒不如看看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

二、均衡的港股通50

国证港股通50指数是一个符合现代审美的宽基指数,因为这只指数的成长性更强。

比如金融行业在恒生指数中的权重超过35%,但是在港股通50指数中,金融行业的权重占比只有25%左右。

与之相反的是高成长性的信息技术行业。

恒生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的权重为仅为12%,但是在港股通50指数中,信息技术行业的占比超过30%。

其中,个股权重差距最大的一只股票是腾讯控股,其在港股通50中的权重占比为14.5%,而在恒生指数中的占比只有7.45%。

行业、个股权重之间的差异只是表象,造成权重差别的具体原因还是两个指数的编制方案。

恒生指数把港股的上市公司分为7个组别,共12个细分行业。并且对于每个行业组别的市值覆盖率做了不低于50%的限制。

这个要求看似是为了分散投资,但是结果却更加集中。

港股市场,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较高,所以恒生指数中,金融行业的权重自然更高。

而港股通50指数则不仅是按照行业的市值占比挑选权重股,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一些成长性指标。

除此之外,港股通50指数对于单一个股的权重限制比较宽松。

恒生指数中,单一个股的最高权重仅为8%,而港股通50指数对于单一个股的权重限制为15%。

放眼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也仅有恒生指数这一只宽基指数对个股权重做了如此严格的限制。

这样的结局是,恒生指数在分散性上确实更有优势,但是却很难充分享受市场中龙头股成长带来的收益。

在行业选择和个股权重的双重影响下,恒生指数大幅跑输港股通50指数。

自2020年初至2022年6月底,港股通50指数的区间收益率跑赢恒生指数约24.5%。

三、结尾

相比之下,港股通50指数的权重构成更加合理,涉及行业也比较宽泛。

特别是港股通50指数兼具成长与价值,是一个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港股指数。

目前市场上跟踪港股通50指数的基金只有一只,天弘国证港股通50(代码:012989)。

港股通50指数最新的市盈率为12.47,处于近1年18.84%的分位点。

相比已经大幅反弹的A股,在这个阶段,多配置一些港股资产,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MoneyKing

相关证券:
  • 港股通50(987003)
  • 天弘国证港股通50指数A(012989)
  • 天弘国证港股通50指数C(01299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