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资本弘财:什么样的创业公司才是好的投资标的?

中财资本 2019-09-17 11:53

 

中财资本弘财以独特视角呈现互联网科技圈内大事小事!接下来中财资本弘财、候伟宁老师带你看:互联网、房产、IT业界、通信、趋势、科技访谈等!

 

正如“椭球型不倒翁的重心在身长1/X处为最佳位置”是“变化”,而“牛顿三定律”是“不变”;“秋天在树林里应对敌军火攻最有效”是“变化”,而“孙子兵法”是“不变”;“北京朝阳区的糖葫芦定价5元/支则销售额最高”是“变化”,而“供需决定价格”是不变——相比于“变化”,更重要的是“不变”,后者往往指引我们走向更广阔也更精彩的未知领域。这是我一直深信不疑的原则。

 

在这篇文章里,我试图将“看”到的创业与VC投资领域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模式(所谓“不变”)抽象出来,组成一幅尽可能完整的“图画”,并取之名为“创投经济学”。

 

另外,为了一定的可读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企业价值应当如何衡量?”和“VC视角看创业”这2个Topic牵引全文,并适当展开讲述3种常见的护城河,在讨论过程中逐步阐述创投经济学的内涵。

 

希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交流探讨;若有更加完备且简洁的体系,也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一、企业价值应当如何衡量?

 

构建起商业系统的最基本行为是交换,而大量的交换会有利地形成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经济局面。

 

既然是交换,那么作为供给方的经济体,其终身奋斗方向“有且只有”1个,就是让客户Happy——任何有助于让客户Happy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方向;任何无助于让客户Happy的方向,就是错误的方向。

 

这是创投经济学的第1条基本原理,也是最重要的原理。

 

p.s. 这里的经济体可以是提供完整产品和服务的单一企业(比如一家拥有自有果园的农家乐),也可以是由多家企业联合形成的一个组织(比如淘宝平台和其上的所有商家)。

 

下面将从需求和供给2个视角来进一步分析:

 

01 需求侧分析

 

任何行业的客户,其交换决策机制都可以抽象为1句话:在自身知道的所有选项中,选择“得到更多、付出更少”的选项。

 

这是创投经济学的第2条基本原理。

 

首先根据常识,客户不会选择他完全不知道的选项(因为“知道”是“交换”的必要条件);其次,在所有选项中客户具体会选择什么?我们可以归纳为两个决策点——

 

1) 得到的更多:指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让客户体验更好。举例:人们希望蔬菜水果能够更新鲜、希望餐馆的菜品更美味、希望空气中不再有雾霾、希望健身教练的指导更专业、希望音乐更动人、希望玩游戏更酣畅淋漓、希望汽配件更安全可靠——如此种种,都代表着人们对更好体验的向往。

 

2) 付出的更少:指为了得到相同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所付出的代价更少(其中最核心的代价就是“钱”和“时间”)。举例:在蔬菜水果同样新鲜、餐馆菜品同样美味、空气中同样不会再有雾霾、健身教练同样专业、音乐同样动人、游戏同样精彩、汽配件同样安全的情况下,人们都会倾向于价格更加便宜的选择(省钱),也都会倾向于离家近、送货快、使用便捷的选择(省时间)。

 

02 供给侧分析

 

1) 经济体的价值衡量

 

基于原理1和原理2可知:任何一个经济体的价值创造方向“有且只有”3方面:

 

① 触达更多的客户(也即让越来越多的客户知道自己);

 

② 让客户“得到的更多”(也即产品和服务体验更好);

 

③ 让客户“付出的更少”(也即让客户更省钱、更省时间等)。

 

且这3方面做得越好,经济体的价值就越大、GMV越高。

 

短期内,一个行业的产值规模、客户数量、竞争格局不会产生变化。

 

这是创投经济学的第3条基本原理。

 

基于上述分析和原理3可知:任何一个经济体的GMV都可以抽象成以下函数——

 

 

通俗理解此函数:一个经济体所处的市场规模愈大、其客户渗透率愈高、其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愈好、其让客户付出的代价愈少(最重要的是省钱和省时间),则其GMV愈大;反之则GMV愈小。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