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新低点,静待修复

国泰基金 2022-03-08 23:47

Image   Image

摘要:

近期抄底的投资者比较多,但是市场出现新底确实出乎意料,总结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维度的影响。第一点,战争端,市场担忧战争冲突升级可能带来初级产品价格暴涨和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第二点,基本面角度,通胀+盈利恶化的担忧。第三点,随着疫情逐渐控制,疫情带来的部分产业福利可能消失。短期来看,通胀受损+疫情前期受益的行业可能情绪面都会承压,但是有自身成长逻辑的行业,还有随着疫情控制基本面好转的行业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A股盘初短暂震荡后一路下行,午后在芯片行业带领下,创业板指巨震翻红,沪指跌幅收窄明显。无奈空头压力强大,指数反弹昙花一现。沪指失守3300点,创业板指失守2600点,双双创下16个月新低。两市上涨个股不足500只,仅白酒、芯片板块飘红。   上证指数收跌2.35%报3293.53点,连跌5日;深证成指跌2.62%报12244.5点,创业板指跌1.8%报2582.99点,科创50跌2.81%报1137.07点,万得全A跌2.61%报5148.62点。市场成交额连续4个交易日超万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87亿元。   Image   数据来源:wind  

Image

近期抄底的投资者比较多,但是市场出现新底确实出乎意料,总结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维度的影响。第一点,战争端,市场担忧战争冲突可能带来初级产品价格暴涨和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

  根据方正证券统计,局部战争并不会改变股票市场的中期走势,甚至是短期走势影响也不大,黄金、石油、军工行业也并非一定能取得正收益。爆发的三次局部战争无论是对局外国—中国股市,还是对当事国—美国股市,都未能改变其市场趋势。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正值A股阶段性反弹而美股熊市结束后重回慢牛期间,战争爆发时,从短期角度看,A股、美股的上涨格局并未改变。从中期角度看,A股大的调整格局和美股大的慢牛格局也并未因此而停止。   第二点,基本面角度,通胀+盈利恶化的担忧。高通胀压力和恶化的增长可能使得股票市场盈利恶化,同时估值受到高利率(美加息预期)的压制。俄乌冲突形势超出市场预期,导致滞胀预期再度强化。   此外,2021年美国通胀和实际增长都处于向上态势,近期PMI等指标仍然显示美国经济强劲,未来在增长形势相对平稳的背景下,价格的上涨、特别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边际上加剧滞涨的风险,则对于国内的出口也是一种风险。但同时,不必过度悲观的是,暂时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美国乃至全球已经进入了价格上涨反而持续打压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不排除未来出现通胀上行、增长疲弱的短暂时期,但是进入长时期滞胀阶段的证据并不充分。   第三点,随着疫情逐渐控制,疫情带来的部分产业福利可能消失。海外疫情反弹或暂时支撑中国出口份额,但全年来看出口增速将大幅放缓。当前我国出口主要由出口美国的消费品及出口南亚东盟及欧盟的中间品拉动。欧美疫情新一轮扩散的背景下,短期内中国消费品出口保持强劲,但疫情降温也将导致中国出口份额的回落。另一方面,南亚东盟产能的恢复可能会逐渐替代部分我国的商品出口。   短期来看,通胀受损+疫情前期受益的行业可能情绪面都会承压,但是有自身成长逻辑的行业,还有随着疫情控制基本面好转的行业仍然具备配置价值。复盘美国出现三轮大规模滞胀,安信证券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了整体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周期股普遍上涨,其收益率下跌先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同时受利率上升影响,金融股表现尚可;消费股陨落,高通胀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长期下降进而降低了消费意愿使得行业整体增速下台阶;纳斯达克指数在芯片产业革命带动下出现了结构性大牛,大幅跑赢所有指数。   盈利变化依然是决定市场运行的核心变量。随着一季报验证期来临,新能源车ETF(159806)、芯片ETF(512760)、医疗ETF(159828)、军工ETF(512660)等景气赛道有望迎来情绪修复。  

今天就这样,白了个白~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分级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