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大涨,医疗跌回两年前,可以买了吗?

思哲与创富 2022-02-09 23:51


不过医疗相比之下就惨了,开年到现在才几天时间,就暴跌接近20个点。
所以最近我收到的最多的一类留言就是,现在概帮已经不是最亏的了,医疗亏得比中概多了~~
做个调研,你持有的医疗基浮亏比例更多还是中概互怜浮亏比例更多?

其实从山顶到山底比的话,中概比医疗更惨一点,多跌了6%,但医疗也只是略好一点罢了,把今天算进去,半斤八两。
图片
但是经过这轮回调,医疗指数已去到了2020年3月初的位置,现在11294点,当时11551点。
图片
一波疫情下来,医疗不仅一点没涨,还白白震荡了接近两年时间。
那期间医疗板块的利润变化呢?
如果看2019年的年报,整个医疗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是1062亿
2020年受疫情加持,净利润去到了1418亿
2021年继续受疫情加持,中报就达到了1300亿,全年很可能超过2300亿
也就是从20年到22年,医疗板块的净利润翻了一倍,但总市值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纯粹赚了个寂寞
从这角度可以理解这几年医疗板块的惨淡之处了,很多公司从前期高位已经腰斩再腰斩。
所以你们懂,医疗指数的估值也是随着利润增加而不断下降,从20年初的55倍PE,一直下降到现在的33倍PE…
其实医疗回撤这么多,市场更多还是担心,怕集采之下,大医疗也和中概一样变成公共事业股,比如长春高新,因为被集采,股价直接打3折。
这层担心不是没有理由,毕竟集采会直接影响行业利润。
但大方向来看,市场的担忧或许过度了一些,要知道集采虽会降低医疗行业利润空间,并不会抹杀行业的市场空间。
对于有竞争力产品的公司,尤其是龙头而言,前景依然很广阔的。
况且集采更多意义上还是为了打击多环节流转的腐败行为,减少社保支出压力,是一个正向循环政策,让人人能用得起药,也让医疗公司回归到以产品为主的公平竞争轨道上,减少行业乌烟瘴气的现象。
过去米国也一直搞集采,但医疗股不也活的好好的。
而且假如医疗股都成为了公共事业股,那未来新经济肯定是黯淡的,创新药、CRO这些都需要创新驱动。
把这一系列公司定义为公共事业,创新科技这条路还能走得通嘛,那未来消费升级前进的一条腿不就瘸了?
所以随着利空出尽,医疗反倒越来越安全了,其实概帮也是一样,而一些尚未显现出利空的行业,反倒后怕黑天鹅,安全边际不足。
因此我今天账户内加了一些医药50,目前仓位提升到了12~13%。
我觉得医药极限下行的空间,应该在30%以内,当然极端情况也可能超,大家做好压力测试。
集采的利空还没彻底结束,收紧的大环境下对成长股也不会那么的友好,所以别想着进来了就赚钱,收集筹码战略意义更大~
我买医药,也不是说梭哈,不是子弹就打完了,买入的机会还有很多。
关于基金的选择,我看了一圈,目前综合看,工银瑞信谭冬寒是个不错的选择,场内的话,长信医疗的左金保也可以考虑。
不过指数方面,中证医药50简单粗暴,弹性也够,富国还有跟踪的小规模打新基,也OK。
………
1、中国移动A股今天直接被神秘资金买涨停了,大盘价值这个主线最近是轮着来,一会金融地产,一会基建能源,连大移动也露一手。不过警惕一下,港股移动那边只是涨了不到3%,两边资金分歧挺大的,AH溢价也超过40%多,作为一个万亿市值的巨无霸,激情上头,容易出事。
2、冰墩墩的设计公司们都被炒飞了,其中元隆雅图三个涨停后,股东紧急减持,其他一系列相关公司也是收获N个涨停板,只能说A股真是钱多好炒,如果这些公司在港股估计都不动弹一下的,股东们得好好感谢谷爱凌呀~
话说还有个远望谷,也是莫名其妙两个板,啥冬奥业务都没有,光蹭一句“远远望着谷爱凌夺冠”就起飞了吗

3、知名私募上海环懿私募实控人高杉已确认离世,近期尸体从黄浦江被打捞到,不过1月份就失踪了,据说生前管理产品49只,管理规模有40亿,公司1月就已大幅减仓,估计是人找不到,只能先空仓。还有家属说人不是压力太大而自杀,是因为业绩不好被黑道客户害死的。虽然这事空口无凭,不过查明是真的话,确实堪比电影情节了~

相关证券:
  • 沪深300ETF(510300)
  • 广发中证医疗指数(LOF)A(502056)
  • 中概互联(51305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