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回撤20%买入靠谱吗?看看朱少醒谢治宇的基金能赚多少

好买商学院 2021-03-18 23:48

今年节后,从高点回撤超过20%的基金比比皆是,其实像行业、持股集中的张坤、刘彦春也就算了,但就连行业平衡、持股分散的袁芳和傅鹏博等均衡型选手也是翻了车,对比其管理基金期间的最大回撤,目前已经相差无几,不少投资者也在考虑要不要下场抄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看回撤买基金这件事,到底靠谱吗?

一、私募圈内的择时指标:淡水泉时刻

投资者通过观察基金的最大回撤来帮助判断买入时点,其实早有先例。比如在私募圈内经常提到的择时指标:“淡水泉时刻”。简单说,就是当百亿私募淡水泉旗下的基金净值发生大幅下跌时,往往是投资者们加仓买入权益资产的好机会。

淡水泉掌门人赵军是“逆向投资”的代表人物,区别与不少私募用止损线来控制回撤,淡水泉对于估值合理的好股票,倾向于越跌越买,所以当他管理的基金发生较大回撤时,往往是不错的投资机会。过去十几年里,历史上有名的“淡水泉时刻”:如2008年淡水泉产品回撤40%,2015年淡水泉产品回撤30%,2018年淡水泉产品回撤20%时等等。

这个规律为什么那么神奇?其实这背后是均值回归的胜利。对于选股型基金经理而言,当他们认为价格合理或低估的股票,由于市场情绪而继续下跌,变得更加便宜,那么这些股票未来的潜在回报率就提高了,所以投资者在这个时候买入,赔率自然会更加划算。

从经典的“淡水泉时刻”中不难看出,根据基金的回撤来判断买卖时点会有两个前提,一是基金经理最好是优秀的选股型选手,这样产生回撤才意味着潜在回报率的提升,二是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需要保持相对一致,那么基金历史上的最大回撤才有参考意义。

二、回撤20%后买入明星基金,收益如何?

私募如此,那在公募基金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由于近期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都出现了20%左右的回撤,我们不妨来看看在这些基金回撤20%时买入,收益如何?

由于公募基金中对基金经理多数采用排名考核机制,所以很少有基金经理会通过降低仓位来控制回撤,更多地还是从选股和行业配置等角度分散风险,这就导致不同基金经理之间控制回撤的能力差异较大。

我们先来看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谢治宇从2013年1月接手以来,共有3次从高点回撤超过20%,其中2015、2018年熊市中的最大回撤均在30%左右,2016年熔断期间回撤接近25%,如果投资者在回撤20%后买入兴全合润,持有一年后均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为16%。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3.18

其实在2015年的股灾中,谢治宇做了较为准确的择时,他在2015年二季度提前把股票仓位从95%降至74%,又在2015年四季度重新加仓,这使得他回撤控制比较好的同时,创新高的速度也更快,自2015年7月买入,仅仅花了4个月就创下新高,持有半年的收益率更是达到23%。所以对于擅长控制回撤的谢治宇而言,20%的回撤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买入参考指标,不过节后兴全合润的最大回撤在11%左右,远没有达到20%。

我们再来看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富国天惠在历次股灾中的回撤都比较大,比如在2008年回撤接近60%,在2015年回撤46%,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重新创下新高。所以即使在基金回撤20%后买入,以往往是抄到“半山腰”上,比如在2008年回撤20%后买入,期间还一度会亏损40%。如果投资者在历次回撤20%后买入并持有一年,平均会亏损5%。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3.18

朱少醒也曾在访谈中提到回撤的问题:2015年发生的事情太快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提前减仓),2008年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时间可以主动选择,你有好多时间去修正错误。回头看,我确实不是很擅长择时。我是2004年开始管钱的,知识背景和从业经历都告诉我,可以通过优选个股来对抗风险,而且可以干得很好。

由于朱少醒历史上极少择时,整体投资风格又偏于成长,导致富国天惠在熊市时的回撤也会更大一些,用回撤20%来作为买入时点,效果其实没有并那么好。

总结一下,对于投资风格一致的选股型基金经理,最大回撤指标在帮助投资者判断买点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不同基金经理之间的风控能力差异较大,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确定买入时的回撤指标。

你持有的基金,节后出现了多大回撤,与历史最大回撤相差多少?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商学院,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商学院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