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宇宙|股民连夜学习“室温超导”,究竟是啥?

中泰证券资管 2023-03-10 07:49

昨晚各大微信群被一则聊天记录刷屏,大致内容是,美国有物理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实现了常温超导。


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我也是蒙的,这些年物理学进步这么快吗?带着怀疑我去看了那段聊天记录,因为新闻报道经常只关注超导温度,但其实在超导中压力同样重要。因为从原理上来说,超导中的低温和高压起到的作用类似,这个原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留言,足够多的话我就以我朴素的理解给大家讲讲。


在对比了其他截图和聊天记录后,我确认了这次的新发现所涉及的室温超导的压力为10kbar,也就是1万个大气压左右,虽然与之前误传的接近常压差异较大,但仍然是很大的进步。其中环境压力的误传跟单位写错有关,可能也和英文原文的描述有关“ Here we report evidence of superconductivity on a nitrogen-doped lutetium hydride with a maximum Tc of 294K at 10kbar, that is, supercondu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near-ambient pressures. ”


在业内,大家一开始也都抱着怀疑态度,原因在于发表这个研究的作者 Ranga Dias及其团队两年前就曾经发表过相关研究,但实验数据遭到了激烈质疑,而且没有人重复出实验结果,最终Nature在作者反对的情况下决定撤稿。以Nature在业界的声誉,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脑补。



这一次的结果发布更像是上次争论的后续,提供了更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细节,包括材料制作方法流程,测试方法、仪器细节,毕竟被人质疑过,同时撤过稿的相关研究要再发,Nature肯定会更加谨慎,Received在22年4月,Accepted在23年1月。


这样的反转给研究增加了很大的话题性,但我觉得我们可以走出对于研究本身真假的个人判断,而去琢磨后面的事情。真假可以等着看看其他物理学家能不能重复实验。但即使结果为真,这样的研究进展在研究上的意义远大于实际应用,因为温度和压力作为打破超导界限的工具而言,低温的成本低得多,一万个大气压和100万个大气压在现有的工业能力下对于民用经济性都是难以满足的。


当然,这样的长足进步给寻找超导材料提供了新的线索,从元素选择以及结构选择上都是新的启发,但其重要程度离工业革命还有些距离,离产业发展就更远了。


离炒股票可能更近些。


作者简介


田瑀,现任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副总经理。


复旦大学材料学学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硕士。10年投研经验(其中7年投资管理经验)曾任安信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中泰资管权益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善于寻找具有宽阔护城河的成长股,分享企业成长的价值。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