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投顾还是只有“投”

散装基精经理 2023-03-10 08:04

昨天在医院耗了一天,排队期间无聊,只能刷手机,正好看到某已成为券商经纪业务二把手的前领导在朋友圈吐槽,说5年折腾了7、8个客户服务方案,最终一个没成,不知道这鸟业务还有没有希望。


我和他大概聊了聊,结合自己这么多年一事无成在媒体圈、金融圈、互联网圈当gai溜子的经验,总结了投顾业务做不下去的几个原因。当然,事先说好,我很菜,你要是觉得不对可以反驳,但骂人就直接拉黑。


一、客户不知道自身需求


这是投顾业务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你问客户需要什么服务,很简单啊,最短的时间内赚最多的钱。什么?有人说他需要“良好的投资体验”,要“考虑回撤”?那说明你的产品收益率太菜!如果你能做出一款一个季度翻10倍的金融产品,哪怕下个季度又跌回去,这么涨涨跌跌来回几次,买的用户照样很多,他们会自己做波段,用不着你的“服务”。


我以前在某国有媒体做付费内容的时候,做过线上问卷调研、大客户电话调研、线上客服抽样调研,得到的结论非常离散(虽然当时给领导的报告写得一板一眼,不过数据这个东西嘛,就算都是真的,怎么解读还不是看你怎么编?excel局不就这么干得么……):有些客户在线上问卷上说自己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养老,但电话调研的时候又提到自己对投顾服务的收益预期是一年至少50%(当然,一年50%也不影响他养老就是了……)。你遇到这种客户,给他推什么产品?还是告诉他他就是个菜鸡,根本不懂投资?


二、顶层设计不考虑个体需求


养老Y份额出来的时候,有很多做投顾业务的朋友非常兴奋,说上面终于“从客户角度出发规划政策了”。擦,如果养老金没问题,这政策估计也出不来。况且我们退一万步说,养老Y份额不就是封闭期极长的FOF么?最多费率优惠点罢了,有什么本质创新?顶层设计只会从满足自己需求角度出发做规划,谁管你在想什么玩意儿?


我和前领导共事的时候,就不自量力“代替”顶层设计规划过好几个投顾服务的“用户场景”,比如养老、育儿、上学、重疾等等(听上去像保险,但这几种保险大部分情况下也就是改个名字罢了),但最后发现都没什么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投资需求零散而多变:你30岁的养老需求,和你50岁的养老需求能一样么?你现在开始规划小孩上学的教育投资,但中途遇到老人重疾要不要提前取出来?


三、金融机构成了“夹心饼干”


自下,客户不知道自身需求;从上,顶层设计不考虑个体需求,那位于产业链中游的金融机构怎么办?想办法先把钱赚了再说!


以基金投顾业务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上负责”,把它做成了一种比FOF略微透明的标准化金融产品,但少数“灵活的”金融机构则采用了“对下营销”的模式,把它当成了一种非标金融产品在卖。最简单的,某平台的基金投顾业务现在每周“发车”时可以选择组合中的某几只基金加仓,而非按照比例对组合持有的所有基金统一加仓。这玩法你觉得上面后续会不会管(而且我很好奇这种模式到底如何计算基金投顾组合的年度换手率,严格来说肯定超过200%的限制,除非“搞擦边”,只把卖出基金当作“换手”)?


最后,千人千面确实是投顾业务面临的问题,但现在大家选择“服务”的客户群体都太单一了,基本就是25-40岁男性,为什么不把女性、三线城市青年纳入营销体系内呢?他们的需求甚至不需要深度挖掘,做个笼统归纳就好了,毕竟当前还是蓝海,这不正好是“顾”可以发力的地方么?


昨日银华天玑-悄悄盈基金投顾组合日收益率-0.16%。港股昨天尾盘崩了,前天也是低走。刺激倒是挺刺激的,就是亏钱的感觉不太舒服……


昨日银华天玑-年年红基金投顾组合日收益率-0.07%。我看了下,组合单日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债市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持仓的权益类基金跌太多了……


等银华天玑-悄悄盈基金投顾组合调仓结束吧,看看到底调了什么内容,和我的预测偏差有多大。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OTCFUND|012414)$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OTCFUND|005827)$ $诺安成长混合(OTCFUND|320007)$

@天天精华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