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益前十的明星基金经理也离职了!

金牛远望号 2023-02-23 07:52

每年初是基金业跳槽旺季,离职的基金经理比较多。


春节后,又双叒叕多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或卸任部分基金(可能会离职)。


包括但不限于,中银白冰洋、泓德邬传雁、信达澳亚冯明远、诺安蔡嵩松、诺安蔡宇滨、中加冯汉杰、长城何以广和恒越高楠。


如果刚好持有,我觉得不必担心。咱们只要注意以下4点,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挑选风格相近的基金作为替代。


以今天刚离职的中银白冰洋为例。众所周知,白冰洋老公是这两年名声大噪的中庚丘栋荣。


白冰洋自己也算是小有名气,毕竟她的中银价值精选去年跑出了13%的正收益,能排进年度前十。


她的净值曲线如下。第一眼看上去很牛,但是中间这个柱子总让人感觉很奇怪。



这个柱子出现在2021年三季度,那会儿能源有色等周期股暴涨。而就在暴涨前夕,她突然调仓换股满上了周期股。


具体来说,2021年1季度她的第一大仓位还是地产,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单个行业占比在15%以内。但等到2、3季度,她的仓位就全部押在了能源、化工和有色上,单个行业占比最高接近40%。



这个操作当然不能说错,但确实有些偏激,而且明显偏右侧,而非左侧布局。


此外,她的换手率在500~60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00~300%。


右侧+高换手率,表明她的超额收益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频繁交易。因此,她的基在管理规模较小时确实值得持有。可规模一旦扩大,超额收益会明显下降。


有读者可能就说了,「你这要求太高了,有本事你找个换手率低、也不偏激、还不用担心规模大的基金出来。」


这并不难。白冰洋的中银价值精选是一只偏价值风格的基金。那我们也找一只价值风格的基金。


具体过程略,因为我去年都写过。当时发掘了数只还不错的价值类指数基。


以红利低波基金A为例。该基金(灰线)与白冰洋的中银价值精选(蓝线)的走势分别如下。



从净值曲线上看,虽然红利低波基金A略微跑输中银价值精选,但它的波动和回撤要小得多。


该基金的持仓如下。较为均衡,单个行业的占比在25%以内。不用担心业绩大开大合。



而且,红利低波基金A的换手率仅有200%,属于正常水平。说明它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持股,与交易无关,受规模影响较小。


关键它还是一只指数基,和基金经理关系也不大,不用担心基金经理离职。事实上,过去3年它经历了3任基金经理,但净值依然一路向东北


(2)提前选择收益更高的基金。


蔡嵩松的基近期也增聘了基金经理。甭管是否会离职,可替代蔡嵩松的基本身就有很多。


下图分别是蔡嵩松的诺安成长(蓝线)、半导体指数(绿线)和某半导体基B(黄线)的净值走势。



由于都是半导体基,所以三者走势节奏保持一致,但最终收益率有较大差异。最终结果是,半导体基B半导体指数诺安成长。


实际上,过去3年,半导体基B竟然跑赢了诺安成长50%的收益率。


因此,甭管菜总是否离职,咱们也要用其他基来代替他


(3)以不变应万变。


再说一个,冯明远。冯明远最多的时候管理了9只基。今年陆续卸任了其中的3只。



假如持有他的基,是否需要换呢?


我们来看下冯明远的管理总规模,具体如下。



在2022年6月之前,他的管理总规模持续扩张,最高达到了400多亿。但从2022年下半年起,他的管理规模开始下降,2022年底时的规模为300亿,下降了25%。


到了今年,他又卸任3只。这样来讲,他的管理总规模将会降到220亿左右。在这个规模下操作空间就大了,相对容易跑出超额收益了。


而事实确实如此。


冯的招牌基是信达澳银新能源。这只基(蓝线)和新能源指数(黄线)的走势非常接近。



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近几个月。信达澳银新能源相对于新能源指数跑出了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红圈处)。


因此,冯卸任部分基金后,管理总规模缩小,业绩有明显改善。这种情况下,继续持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4)坚决回避没有足够业绩证明的新人基金经理


最后再讲一个,2021年初农银创新医疗换了新基金经理梦圆。基金经理虽年轻,但貌美,于是被大V和基民热捧。


关键是,基金短期内确实涨了不少,诸多男性基民更加鸡动,持续加仓


可2年后回头看,我们会发现,基金经理相对于医疗行业并没有跑出超额收益。当初的上涨主要是因为行业的,而非选股的。


她的长期收益和医疗指数接近,更不如老炮基金经理管理的医疗基,比如工银前沿医疗等。



因此,一旦手上的基金换了基金经理,完全没必要继续观察。只要没有足够业绩作为证明,我们一律回避,再美都不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