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基事|港股反弹三个月,这些沪深港基金为什么不涨反跌?

读数一帜2022 2023-02-06 07:57

文 | 黄慧玲 林晴晴

编辑 | 郭楠

本周基事关注:港股反弹三个月了,为什么有些沪港深基金不涨反跌;增聘80天后,冯明远卸任信澳先进智造;三度增聘后,王宗合一口气离任两只基金;谢治宇旗下基金再增聘。 

一周速览

本周市场整体呈震荡走势。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一周跌0.04%,报3263.41点;科创50一周涨0.46%,报1033.87点;深证成指一周涨0.61%,报12054.30点;创业板指一周跌0.23%,报2580.11点。

板块方面,行业涨跌互现。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显示,汽车一周上涨5.72%,计算机、国防军工紧随其后,一周分别上涨4.80%、3.86%;银行(-2.69%)、非银金融(-2.28%)、家用电器(-1.78%)跌幅居前。

基金方面,投向美股的QDII基金表现强劲。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票美元现汇一周上涨12.28%,居本周基金涨幅榜首位,周晶和杨洋管理的华宝标普美国消费美元、倪斌管理的华安纳斯达克100ETF(QDII)A美元现钞等多只基金周涨幅均超10%。

跌幅居前的是油气相关主题基金。叶帅和姚曦管理的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C一周下跌6.67%,南方原油A、易方达原油C类人民币、嘉实原油(QDII-LOF)等基金跌幅均超5.5%。

一周读数:哪些沪港深基金不涨反跌

本周港股未能延续反弹趋势,恒生指数震荡下行4.53%。实际上,自2022年10月底以来,港股底部反弹至今,恒生指数累计涨幅已有46%,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64%。

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往往跑不赢指数基金,在港股主题基金中再次印证了这个逻辑。此轮反弹中表现最好的是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上涨60%。此外,由于市场占比较高的“沪港深”主题基金并不是纯正的“港股”主题,亦在此轮行情中表现出巨大的业绩分化。

以下为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类港股主题基金:

243只主动权益类港股主题基金中,基金净值涨幅超过46%的有18只。 

不难发现,基金涨幅超过46%的18只基金中,几乎都有90%左右的港股重仓占比,属于纯正的港股基金。

以陈鸿平、武志骁管理的中邮沪港深精选混合为例,该基金为反弹以来净值涨幅榜榜首,达到54.54%。该基金规模仅为0.67亿元,股票占基金净资产比高达94%。从其配置来看,该基金四季度主要配置消费、信息技术、电信服务等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港股,包括华虹半导体、腾讯控股、金蝶国际、美团-W、快手-W等。在反弹背景下,其去年年内累计收益率为-13.26%。

此外,基金净值涨幅低于20%的港股基金有82只,其中更有7只基金不涨反跌。分别为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基金A/C、前海开源沪港深隆鑫混合A/C、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A/C、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

同为投向港股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何表现大相径庭?《读数一帜》梳理发现,这些基金有一个共同点:港股含量偏低,投向A股偏多。

厉叶淼管理的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自反弹以来下跌4.43%,居跌幅榜第一,在网络论坛中可以看到有投资者提出为何基金业绩与港股走势背离的疑问。梳理公开报告可发现,该基金虽然名为“沪港深”基金,但从成立以来长期投向A股,四季报中显示通过陆港通投资的港股占比亦极低。业绩比较基准以A股为主,无港股相关指数设定。

去年四季度,富国研究优选净值增长率为-10.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5%。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解释,业绩不佳主要因为“基金持仓较多的新能源、军工、半导体等成长性板块均出现显著调整”。

由肖立强、吴彦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隆鑫混合A则更为特殊,其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仅为32.06%,为港股基金中股票仓位最低的一只。除了前十大重仓股同样不含港股以外,该基金四季度权益投资中,港股占资产净值比例仅为6.45%。此外,该基金机构持有占比过高,高达99.32%。截至2月3日,该基金近1年下跌6.75%,近2年下跌4.66%。

同样,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基金A/C、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A/C和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占比也极低。两只基金近1年、近2年业绩均未实现正收益,且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

沪港深基金的水有多深?只看名字是远远不够了。显然,这些跑偏了的港股基金并未吃到反弹以来的涨幅红利。可能还会因为基金经理的踏错节奏,导致亏损。对基民来说,亦不能简单地认为买到“沪港深”基金就能分享港股的反弹行情了。还得打开基金季报,看看港股的占比。

图片来源: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基金的四季度报告

“网红债基”暴跌后,富荣基金登投诉榜首

2月1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关于2022年四季度证券基金期货纠纷投诉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

通报称,四季度针对基金经营机构的投诉涉及30家基金经营机构。在投诉涉及的30家基金经营机构中,富荣基金四季度投诉量高达175件,居基金公司投诉榜榜首,其次是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四季度投诉量分别为56件和38件。

富荣基金的投诉量如此之高,或与此前网红债基的暴跌有关。去年11月21日,富荣基金旗下富荣中短债A份额与C份额的净值分别下跌12.07%、12.08%,突破中短债基金最大单日跌幅纪录。净值单日暴跌超12%,这款超过13万人关注的“网红债基”一天内跌落神坛,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详见《网红债基单日跌幅超12%,债市底层逻辑如何改写》)

四季度,富荣中短债A净值增长率为-14.8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9%。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指出,“富荣中短债季度内受到赎回影响,减持了较多信用债。“

富荣中短债究竟被赎回了多少?最新披露的四季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产品规模为1.33亿元,较三季度末规模缩水48.42亿元,缩水幅度超九成

谢治宇名下基金再增聘

1月30日,谢治宇名下基金兴全合宜混合(LOF)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自1月30日起,该基金增聘新人基金经理程剑。

程剑,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就职于万向集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就职于涛石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就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5年3月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先后担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天天基金网显示,兴全合宜混合(LOF)成立于2018年1月23日,基金规模为179.24亿元,截至2月3日,成立以来回报为63.47%。

该基金最早即为谢治宇独立管理,2020年曾增聘基金经理杨世进,一年后杨世进离任,此后谢治宇独立管理期间内任职回报为-16.05%。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新年以来谢治宇名下基金第二次增聘新人基金经理。此前,其代表作兴全合润混合(LOF)曾于1月4日增聘新人基金经理叶峰。

谢治宇的频繁增聘也引发投资者关于离任的担忧。实际上,这是兴证全球基金常见的“老带新”模式。《读数一帜》从业内了解到,兴证全球基金增聘的新人基金经理通常分到的管理规模较低,对基金的净值表现影响较小。

公开资料显示,谢治宇目前共管理有4只基金,总规模已逼近700亿元,其中仅有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为单独管理,该基金规模为33.94亿元。

王宗合离任2只基金

王宗合名下基金近期变动频繁。

继三度增聘基金经理后,王宗合这回又一口气离任了2只基金。

2月4日,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鹏华成长价值混合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因公司工作安排,自2月4日起,王宗合不再担任上述基金基金经理。

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由原先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王璐继续管理。

王璐,曾任广发证券电子行业资深分析师。2020年5月加入鹏华基金,现任职于权益投资二部。

鹏华成长价值混合由原先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梁超继续管理。

梁超,曾任西南证券助理分析师,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2021年03月加入鹏华基金,现任职于权益投资二部。

上述两位基金经理均为去年9月同期增聘。

从上述一系列动作来看,鹏华基金有意给王宗合循序渐进地“减负”。天天基金网显示,王宗合目前在管共8只基金,规模合计183.27亿元。其中,王宗合独立管理3只基金,分别为鹏华消费优选混合、鹏华产业精选、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

冯明远离任信澳先进智造股票

“减负”的不仅有王宗合。本周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信达澳亚冯明远也发布了卸任公告。

2月3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因内部调整,自2月3日起,冯明远不再担任信澳先进智造股票的基金经理。

该基金将由去年11月增聘的基金经理齐兴方继续管理。

信澳先进智造股票成立于2019年1月17日,最新规模为19.96亿元。从成立初到2022年11月冯明远独立管理期间实现任职回报165.62%。长期来看,截至2月3日,该基金近1年下跌5.64%,近2年涨幅为21.42%,近3年涨幅为88.06%,同类排名靠前。

天天基金网显示,冯明远目前共管理7只基金,除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外,其余均为独立管理产品,合计规模达256.68亿元。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OTCFUND|001410)$$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OTCFUND|006257)$$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OTCFUND|008716)$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