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宸龙又杀回来了?

ETF进化论 2023-01-09 07:47

2023年第一个交易周,港A股均实现“开门红”。沪指周涨2.21%,深证成指周涨3.19%,创业板指周涨3.21%。

本周ETF涨幅榜中,中概互联网ETF以8.68%的累计涨幅位列第一。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和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瑞信:恒生指数还存在20%上涨空间

恒生指数从10月底的14597点上涨至最近高点21396点,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46.58%。国企指数从4919点上涨至7286点,累计涨幅达到了48.11%。显然,前两年跌幅明显的港股市场,成为了这一轮反弹行情的急先锋。

本轮反弹中,南向资金扮演了不小的角色。

2022年以来,外资持续从港股“撤退”,但南向资金却逆势而为,越跌越买,大有南下夺取香江定价权的阵势。2022年每个月南向资金都是净流入港股的状态,全年净买入达到3364亿元。

此外,10月份港股加速杀跌,恒指不断创新低,南向资金却逆势大买超680亿元,达到全年净买入的高点。之后的11月份港股就迎来了大反攻行情,南向资金也是继续加仓。

目前,南向资金交易额已经占到港股市场平均日交易额的25%左右,成为影响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

本轮港股的急速上涨让许多投资者都措手不及,两个月的时间,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高达69.15%,许多人都在担心此番港股技术性牛市的持续性。

一方面,即使近期港股市场主要指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幅度,但距离2021年初高点还有不少的差距。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截至1月5日的市场收盘点位是4494.22点,但距离2021年高位还有一倍以上的空间,可见近两个月的大幅反弹并未让大多数投资者解套。

另一方面,一众机构和外资依旧积极唱多中国股市。在瑞信2023年度策略报告中,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黄翔(Edmond Huang)认为,目前A股正处于多年以来的底部,预计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指数2023年均存在20%以上的上涨空间。









2、崔宸龙又杀回来了

本周公募主动型权益基金中,涨幅前十的基金清一色都有着新能源的身影。

其中,2021年公募基金冠军崔宸龙旗下两只基金,前海开源沪港深非周期股票A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均位列其中。

在2021年,前海开源公用事业以119.42%夺得当年基金业绩TOP1,然而在2022年,该产品却亏损26.02%。光伏和锂电池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的投资主线,但从2021年四季度以来,光伏、锂电池相关股票已经显现疲态。

2022年新能源表现不尽人意,但崔宸龙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2022年三季度报告中,崔宸龙表示,三季度行业整体波动放大,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将会继续坚持上述的投资主线,在市场波动中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陪伴行业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

好在,2023年第一个交易周,新能源板块否极泰来,光伏、锂电赛道均实现了可观的涨幅。

本周北向资金大幅扫货,新能源所处的电气设备行业获得近23亿元净买入。在去年底短暂减持后,今年北上资金再度加仓宁德时代,净买入逾19亿元,增持495万股,持股市值重上700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后,如今行业渗透率已十分逼近30%,此前市场便已经担心新能源车超高速增长还能否继续。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补贴停止,意味着整个行业的销售会从此前的“政策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赛道上玩家们的竞争和厮杀必然会加剧,新能源汽车战场的战火会更旺。

如今,不论机构还是外资,对于锂电行业形成了分歧。

北向资金在大买宁德时代的同时,北上资金首周大幅减持先导智能、天赐材料、亿纬锂能等锂电相关个股,占居净卖出前三位。

有机构表示表示,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截至元旦结束,现阶段市场不确定性较多,电池厂及车企备货谨慎。2023年一季度新建石墨化产能再次集中投产,石墨化产能供应将出现明显过剩的现象,价格或将再次走低,间接影响负极材料成本,加之下游电池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因此预计短期内负极材料市场价格有下行趋势,幅度在1000元/吨—3000元/吨。

华福证券则认为,隔膜为锂电产业链供需格局最优环节,据测算,2023年全球隔膜需供比仍保持87%的高位,优质产能供不应求,为锂电材料环节售价最为坚挺环节,头部隔膜企业盈利提升仍有空间。









3、资金持续撤离医药

本周市场各大指数出现上涨,场外资金却在逢高离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5只指数ETF本周合计净流出约52亿元,其中沪深300ETF、上证50ETF分别净流出22亿元和15亿元。

在行业主题ETF方面,本周份额增长超过1亿份的有16只基金,其中芯片ETF、酒ETF和军工龙头份额分别增加了10.95亿份、9.69亿份和6.83亿份,分别净流入资金7.48亿元、8.45亿元和5.12亿元。

在资金流出方面,本周有6只行业主题ETF份额减少超过了1亿份,医药ETF、医疗ETF和生物药30份额分别减少了7.51亿份、7.37亿份和1.48亿份,分别净流出资金3.69亿元、3.82亿元和1.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ETF近期持续被资金抛售,份额下降十分明显。截止至1月6日,自12月7日起,医药ETF基金份额累计减少44.82亿份。

然而从医药ETF的股价走势图看,医药ETF已连续两周上涨。显然,前期在医药行业下跌时一路抄底的ETF投资者,已然加速兑现离场。

金信基金赵浩然表示:2022年医药板块一直处于痛苦的去泡沫化过程,直到9月底才在医疗贴息贷款、集采预期缓和等因素的影响下,才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展望2023年,我个人认为,医药板块最悲观的时间已经过去,长期来看,行业将会更为聚焦临床需求变化(人口因素、临床疾病谱等),重点布局科技创新、制造升级、消费升级等方向,短期依旧要重视防控政策变化带来市场需求改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