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养老2050,区别还真不少

FOF老顽童 2022-12-14 07:55

2050年是个挺特殊的年份。

因为它是二十一世纪承上启下的一年,到了2050也就意味着本世纪走完了一半。

2050年虽然距离如今也只剩下28年,但我们很难想象那时候的科技会发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也许上天遁地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唯一能确定的是,到了2050年,我们都将老了一岁又一岁。

可能我们真到了那个时候,能够安稳退休就是最大的愿望。

这么算来,个人养老金基金中,养老2050FOF是最适合我们购买的。

养老2050目前也是清单中年份最久的FOF,没有之一。

01

几乎同一时间成立的养老2050

在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129只FOF中,目标日期型共有50只,其中养老2050有6只。

它们的成立年限都集中在2019年上半年,运作时间都已经超过3年,正好便于我们对比。

从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来看,张静、唐棠嘉实养老2050最高,同时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也是嘉实养老2050最低。

今年以来的跌幅,同样是嘉实养老2050最小。

我们找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根据今年中报的数据,嘉实养老2050穿透后的权益占比是这6个2050中最低的。

比最高的工银养老2050低了10个百分点。

更低的权益占比,使它在今年以来的回撤上控制得更好。

第二,从前十大重仓基金的占比来看,嘉实养老2050仅为37.65%,是这6只中占比最低的。

而最高的中欧预见养老2050前十大基金占比超过了60%。

说明从分散持仓的角度来看,嘉实2050的持仓会更分散和平均一些。

更分散的持仓也就造就了它更小的波动。

02

几乎完全不同的持仓

另外,我还整理了一下这6只基金当前的持仓情况,发现它们的审美竟然几乎完全不同。

6只养老2050FOF的前十大持仓,加起来共有60只基金,但重复的仅有3只。

王海峰的银华鑫盛、孙彬的富国价值优势、綦缚鹏的国投瑞利成为了它们共同的审美。

这三位基金经理倒也有不少共同点,比如都是中生代基金经理,截至去年末的业绩都非常好,都是慢慢被大家挖掘出来的“宝藏基金经理”等等。

除了这三只基金之外,这6只2050养老FOF的持仓竟然完全不同。

有重仓行业ETF的,比如芯片ETF、酒ETF、证券ETF等;也有重仓主动管理型的行业主题基金的,比如易方达环保、南方军工、中欧医疗、东方新能源等;还有重仓全市场选股的偏股基金的,比如华商新趋势等。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在这6只养老2050FOF中我们也不难发下一只比较特殊的产品。

它就是中欧预见养老2050,因为它的前十大重仓基金,除了证券ETF,其他清一色中欧自家的产品。

重仓自家产品其实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它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最大回撤、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都仅次于嘉实养老2050。

买自家的产品可能在信息沟通上更高效便捷,而且管理费也能省下一笔。

前面我们也说到,中欧预见养老2050的前十大重仓基金占比高达63%,是6个产品中占比最高的。

所以嘉实养老2050和中欧预见养老2050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线。

嘉实养老2050主要靠均衡,中欧预见养老2050则主要靠集中。

两种几乎相反的操作风格,年化收益竟然不相上下,也算是殊途同归。

题目的解法有很多种,选择权在我们自己。

03

几乎一样的下滑曲线?

我们都知道,目标日期型FOF的一大特点是下滑曲线。

简单讲,就是随着逐渐接近目标日期,也就是我们的年龄越大,产品的权益占比会越来越低。

比如华夏养老2050的下滑曲线是这样子的:

它的特点是前面的权益中枢一直恒定在70%,然后到2036年开始一直往下降,一直降到零为止。

广发养老2050的下滑曲线却不是这样的。

广发养老2050的权益中枢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下降,一直降到2050年的20%。

2050年之后,它的权益中枢就不再下降,正好与广发养老2050想法相反。

一个是先直线再下降,另一个是先下降再直线。

像广发养老2050这样在到达目标日期后权益中枢不再下降,一般都会转型成为目标风险FOF。

比如广发养老2050到期之后就会改名叫做:“广发锦瑞”。

相同的还有工银瑞信养老2050,它到期之后会改名叫做:“工银瑞信安利稳健目标风险”。

而它的下滑曲线与前面两个又有所不同。

工银瑞信养老2050的权益中枢一开始是直线,到2030年才会开始逐渐下降,一直降到2050年后则又变成了一条直线。

运作思路与工银瑞信养老2050类似的是嘉实2050和汇添富2050。

嘉实2050的权益中枢在2029年开始下降,到2050年后也会转型改名叫做:“嘉实福永”。

而汇添富2050在2048年之后会一直将权益中枢维持在35%左右,直到转型成为:“汇添富颐乐稳健养老”,这时候权益中枢将会恒定在30%左右。

汇添富2050是到期后,唯一一只权益中枢维持在30%以上的养老FOF。

中欧预见养老2050则又有些不同,它的权益中枢在到达2050年之后,还会再连续下降5年,到2055年之后,才会稳定在10%左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我绕晕,教大家一个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图,看产品招募说明书中的下滑曲线图,我们就能大概明白它们的权益中枢情况。

我们要关注的点大概是这么几个:产品运作初始的权益中枢有多少,什么时候开始下降,到期后产品的权益中枢又是多少,是转型成为其他FOF还是继续下降。

最后,虽然它们都叫做养老2050,但如果要细究的话,区别还真不少。

不论是投资风格还是产品的设置,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

请大家睁大眼睛,买之前先看看这款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