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基金折价出售无人问津 DPI再被出资人灵魂拷问

科创板日报 2022-10-08 07:46

《科创板日报》10月7日(记者 陈美)最近,一家白马基金被逼到了墙角:1.25亿元的出资份额,评估价是1.48亿元,但1亿元却无人问津。30%折价之下,是GP们对投资回报率是否达标的烦恼。

“募资难”一直是创投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今年以来尤为严重。有机构甚至被爆“两三年没募到一分钱”。

面对白马基金的窘境,长三角一位创投机构管理合伙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感叹:2014年、2015年是VC/PE大爆发的一年,很多基金趁势而上。但7年时间过去了,当GP给LP交答卷时,才发现过去经常聊的IRR,只是纸上富贵,DPI才是衡量GP业绩最真实的指标。“并且,寒冬之下创投机构们也越来越怕问DPI(投入资本分红率)。”

白马基金也没人要,DPI成最重要指标

回到白马基金折价30%无人问津的案子上来,有投资人告诉记者:其实,业内就这么几只白马基金,稍微打听一下或者想想,就知道是谁“遭殃”了。

在该白马基金被“抛弃”之前,有投资人与记者聊天时就透露了北京某机构没完成募资的消息。据他所知,“从一年前开始,这家机构就开始拜访LP,当时LP们还说看看,但到了出真金白银时,各个都谨慎起来,追问DPI”。

“也不知道这家机构跟LP怎么聊的DPI,反正最后都说看看,导致首关失败。”该投资人说道。

上述长三角的管理合伙人坦言,行业里,DPI不行的机构多的是。作为GP们,也不是今年才怕被问DPI,是一直以来都怕问。交谈中,该位合伙人称,“以前靠信息差募资、割不懂行的LP们韭菜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如今,依靠产业资源和行业认知变现才是正道。未来是真正扎扎实实拼内功的时代,但池子里没有子弹的GP却还有一大把。”

第三方数据显示,上半年创投圈募资规模不足1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占比重连续9个季度超过50%。同时,单支基金的平均募资规模为2.9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5%。

作为GP,其与LP原本应该相互信赖、相互依托,为何今年连白马基金都没人要了?深圳一家做得还不错、持续被老股东追投的机构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有GP自身投资和退出策略的原因,内部收益率(IRR)较高,但实际退出DPI不达预期;另一方面,一些LP也没有足够认知。

“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行业,特别是VC领域。从时间周期上看,至少需要7年时间,一般是8-10年。3-4年投资,4-6年退出。但部分新进入的LP,错误地认为VC投资是赚大钱的行业,认为做一级市场投资就应该有高回报,没有看到里面的高风险。”

“以我们为例,在LP中有地方引导基金,它决定了你基金的注册地在哪里。其次,有很多专业的一级市场母基金,险资,国企,央企等。对这些LP而言,他们了解一级市场股权,知道里面的玩法,也沉得住气。更重要的是,他们属于长线资金。相比于一些希望短期回收成本的资金,后者不太适合投资一级市场。想短期回本的资金,建议适合做定增或者二级市场投资。”

此外,另一家身处南方的机构高级合伙人表示,很多时候,GP们手上会有一个“本垒打”项目,是指单个项目的回报就顶过整只基金的规模,LP听到后欣喜若狂。但很多时候,一些项目是没有收益的,甚至回不了本。这也使得在清算基金时,收益率被急速摊薄,再加上时间成本,最终DPI都不是LP看见的单个项目好几倍,甚至10倍的回报这么高。

“所以,LP们做投资时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股权投资,或者对股权投资有一定了解,而不是一味认为股权投资能赚钱,是个大买卖。”该高级合伙人谈到。

采访中,上述深圳机构的负责人进一步透露,一般而言,IRR达到15%,就算是比较好平均的水平了;30%、40%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在她看来,若投得早期(VC)基金,需要看这一基金运作了几年。“如果处于投资期,还是应该看IRR指标。IRR指标高,说明企业有连续融资。但如果整只基金已在退出期,那么就应该看DPI指标,它能最真实地反映一只基金的最终受益率。”

此外,该名深圳负责人认为, DPI和退出策略也有关系。所谓投得好,也要退得好,退出策略对基金而言至关重要。“作为VC基金,LP在出资5年这么长时间后,肯定是希望先收回本金的。退出期是全部卖出,将收益分给LP,还是只卖一部分,再在恰当的时间卖出,也考验GP的退出策略。”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白马基金的遭遇,更让GP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投资就要有帮投资者挣到钱,要不然别人凭什么投给你钱?与此同时,LP也有一本账:既然是出资方,问问DPI也什么没错,因为是自己的钱,要对钱负责。

IPO项目已不吃香,亏钱的一大把

实际上,在GP与LP的你来我往,相互敲打中,GP的策略也十分关键。今年,二级市场的破发让GP们不再以IPO为豪,甚至不少机构含泪敲钟。“过去一个IPO项目,就能证明GP的投资能力和眼光,但今年市场波动特别大,一二级市场估值严重倒挂,让不少GP在IPO项目上吃了亏。”

此前,沪上一位合伙人就表示,一些Pre-IPO项目真是贵得离谱。“就我们在行业中的名气而言,已不需要IPO项目来背书了。太贵的项目,不投也罢。”

而另一投资人也开玩笑地说,之前有人说为了DPI,提前退出导致没赚到大钱。“这一逻辑不敢苟同。实际上,一些项目即便留到最后(IPO),也没见着赚到大钱。”

“拿某AI领域第一股来说,上市前最后一轮投后估值是130亿美元,但上市后才700亿,而且还是港币。更为关键的是这只第一股还是丐版IPO,仅发行了5%的新股。现在股价较发行价跌了58%不说,低迷的成交也让投资人没法退,因为一卖就跌……”

上述情况,反映出创投圈真正发生变化——以前是大家追着独角兽,挤破脑袋也抢不到份额。现在,投独角兽大伙会掂量掂量,是不是就成了“接盘侠”。“拿IRR指标来说,只要被投公司连续融资,估值就一定上涨,IRR指标也好看。但如果投贵了,在Pre-IPO阶段接盘,保不齐就是流血上市,站在山顶上。”

另有投资人也表示,每一年市场环境不一样,对应的IRR也不一样。“2021年消费赛道多火,行业里的消费公司各个估值高得吓人,一碗小面都值几十个亿,但今年这些公司怎么样,投资人敢对外说吗?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投资人愿意估值打折,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对于IPO项目的不吃香,上述投得较好的深圳机构负责人表示,还是应该看机构的投资策略,和IPO项目未来退出的预期。

“现在科技兴国,投资越来越重视科技,重视技术底层。在人口红利慢慢退掉之后,产业升级将带来软件、工艺、芯片,材料的升级……这一过程中,势必会有优胜劣汰,大浪淘沙。”

目前,VC界已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做实业出身的GP更有优势,在大浪淘沙中能活下去。因为他们运作过企业,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玩金融故事的GP将很快被淘汰,因为DPI已经摆在桌面上,成为GP们无法回避的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