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能让违规者有敬畏之心吗?

谭浩俊 2019-07-29 09:30

【原创】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能让违规者有敬畏之心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7月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市场和投资者反映的法律规定处罚太轻、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客观存在,证监会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尽快修改完善《证券法》《刑法》有关规定,拟对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虚假,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等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证券违法行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对市场和投资者来说,这是最鼓舞人心、最提振信心、最聚集人气的一则消息。长期以来,因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实际控制人、董监事等行为不规范,甚至严重违法给市场与投资者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是相当严重的,损失不说,市场秩序也遭到了极大破坏,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极大挫伤。为什么股市没有真正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不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创新型企业产生负面作用与影响,十分关键的一条,就是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太多,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太轻,没有对违法违规者产生应有的惩戒作用,对其他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产生警示效率。

所以,如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如何让违法违规者从内心感到震慑和恐惧,让所有有违法违规心理的企业和个人能够警醒,就成了股市能否恢复元气、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希望、能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平台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秩序逐步恢复,投资者对市场行为是否规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多数投资者都在建议和呼吁,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投资者损失的赔偿力度,加大垃圾公司的市场退出力度。

今年2月,新任证监会主席的易会满,首次出场就提出了必须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的要求。到了5月份,又对“四个敬畏”予以了完善,将“敬畏风险”调整为了“敬畏投资者”。毫无疑问,这是监管机构监管理念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的表现,也是易会满在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了证券市场实际以后做出的重要调整。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敬畏投资者,才能让投资者成为市场的“赢家”,而不是永远当“韭菜”呢,不让违法违规行为伤害投资者、损害投资者利益,不让违法违规者从违法违规行为中获得利益,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核心的环节。

要知道,如果股市没有投资者的参与,就不可能存在,就不能成为一个交易平台,不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想要的利益。同样的,如果上市公司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希望,不能吸引投资者进入市场,那么,建立股市,就等于是孩子玩游戏,不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甚至连孩子玩游戏的效果也没有。所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上市公司能够通过自身的运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那么,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也就出现了,双赢的格局也就形成了。

很显然,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效果不佳、投资者信心不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说实在的,民间的钱有的是,民间投资者期待投资的欲望和热情也很强烈。问题就在于,股市的生态存在一定问题,违法违规行为比较普遍。为什么此次赵薇输了官司会受到强烈关注,支持司法机关的投资者那么多。即便是不炒股的,也都支持司法机关的判决,也就在于广大投资者,包括其他公民,都对股市的违法违规行为十分痛恨。

所以,严厉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当然会受到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欢迎。至少,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和机构,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掂量一下违法违规与处罚的分量,评估一下利益与风险的关系。如果风险远大于收益、处罚远严于违法违规,绝大多数企业和机构,包括从业者,都有可能会选择敬畏和执纪,而不会再去冒险。

可以想像,“大幅提高”四个字,可不是随便用的,一定是调整的力度非常大。同时,强化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当然包括发布虚假信息、数据不真实、暗箱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即便是“乌龙指”什么的,也有可能给企业或单位带来灾难,给出现问题的个人带来极大影响。所以,未来的股市,还是能够充满期待与希望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