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与保护双管齐下,提升资源市场话语权

谭浩俊 2023-03-09 08:03

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指出,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走在了世界舞台中央,但是没有资源强国的保障和支撑,钢铁强国的基础就不稳固、不牢靠。据悉,这是谭成旭今年两会期间需要提出的主要建议,也是谭成旭连续三年围绕加强铁矿资源保障提出建议,亦即通过加快实施“基石计划”,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铁矿石资源仍然受制于人,没有足够话语权,不仅会让中国企业利益受到很大影响,利润被外国企业大量蚕食甚至攫取,而且严重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障铁矿石资源供应稳定就显得极其重要。

事实也是,中国是全球铁矿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铁矿石进口最多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供应计划安排、资源质量配置等方面,却一直严重缺乏话语权。尤其是价格谈判,总体是被动接受,继而导致利益严重受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铁矿石的供应也会出现问题。如果一直维持这样的局面,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钢铁工业基础稳定、钢铁企业产品质量提升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铁矿石价格等的谈判话语权旁落,与钢铁企业各自为政有着密切关系,各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各谈各的供应商,各谈各的价格,甚至出现中国企业之间相互打架、恶性竞争,甚至出卖其他企业信息和情报,从而给了外国铁矿石企业更大的左右空间。实行集中谈判之后,按理,话语权应当提升,不再在铁矿石价格等方面的话语权旁落。但是,由于话语权长时间掌握在铁矿石生产企业一边,特别是韩国、日本等铁矿石进口大国,早已布局国外铁矿石生产企业,可以在铁矿石生产领域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不会配合中国企业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也不会帮中国企业说话。相反,为了获得更多铁矿石涨价方面的利益,让中国企业多掏钱,还会帮着铁矿石生产企业与中国谈判,导致中国在铁矿石企业在价格谈判等方面很难取得话语权,集中谈判的效果也很难得到有效体现。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头两年,铁矿石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中国钢铁企业是一路利益受损,每年仅铁矿石价格上涨就损失上百亿美元。

保障铁矿石供应安全,降低铁矿石供应价格,维护中国钢铁企业利益,确实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的问题。尤其在钢铁行业形势不是很好,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铁矿石需求也出现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更应当借助进口规模大的力量,在铁矿石价格谈判话语权方面加大争取力度,以量换取话语权,倒逼铁矿石生产企业做出让步,否则,就通过其他渠道进口铁矿石。其中,提升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企业的话语权,是最主要的方面,否则,可以把进口铁矿石的重心放到巴西等国家的企业,迫使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企业必须做出让步。可以肯定,只要国内钢铁企业团结一致,在铁矿石价格等谈判方面,是能够提升话语权的。

除了在铁矿石等资源供应方面提升话语权、增强保障能力之外,在中国具备一定优势的资源销售方面,也要提升话语权,要通过话语权有效保护我国的优势资源。如稀土资源,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保护是严重不够的,不仅优质稀土资源大量流失,而且优质没有优价,大多以“白菜价”卖给了外国企业,特别是日本企业。日本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却通过从中国进口稀土,成为优质稀土主要储存国。而日本企业把中国的优质稀土低价买走,却跟随在美国政府后面,限制芯片出口中国企业,真正是既打脸、又打心,如果再不对稀土资源出口做出保护和限制,坚决停止向日本等国出口稀土,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要在铁矿石进口等方面予以重视,提升话语权,增强保障能力,更要在稀土等优质资源的出口方面,高度重视,强化保护,控制出口,切不可再为了一时的利益需要,将优质稀土资源低价卖给外国企业,特别是日本企业,要坚决切断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通道。如果谁再顶风向日本等国出口稀土,就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