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萎缩、投资低迷将加速全球经济衰退

谭浩俊 2023-01-18 08:03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急剧放缓,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6个月前预测的3%降至1.7%。其中,美国经济从2.4%降至0.5%、欧元区经济从1.9%降至零增长、中国经济从5.2%降至4.3%。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7%。

促使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做出如此悲观展望的原因,主要是全球需求持续萎缩、投资持续低迷,且看不到恢复和提振的希望。而需求萎缩和投资低迷加剧,将加速全球经济衰退,且衰退的严重性超出此前预测。更直接地说,眼下的全球经济,已经经不起任何风浪。任何对全球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都可能让全球经济这艘航船出现倾覆,且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支撑这艘航船不倾覆。

先从需求来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市场,似乎都没有明显的需求欲望、需求希望,更多情况下,是对需求的排斥,是无法找到可以扩大需求、提振消费的信心和希望。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或受制于高通胀,或受制于能源供应紧张,或受制于就业严重不足,或受制于国内局势不稳,甚至一些国家还在通过设置技术门槛、科技打压、人为排斥等方面,压制需求。近一段时间以来,三星等芯片供应企业,业绩明显下滑,就是因为国际市场对芯片需求大大降低造成的。

对新兴市场来说,原本就显得比较脆弱,需求的波动性比较强,在全球市场因为高通胀陷入低迷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能够提供的需求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影响,出现明显波动。且因为俄乌冲突的发生,让新兴市场的需求波动性更大,且波动呈向下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兴市场能够提供的需求空间就不是很大,无法对发达经济体留下的需求缺口予以弥补,能够自身保持平衡就已经相当不错。能够给予外界一些期待和希望的,还是中国、印度、沙特等少数几个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既是一个需求潜力很大的经济体,又是一个短时间内很难对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的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要想给予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主要在未来,而不是眼下。眼下的发展中经济体,只能自顾自,还可能顾不了,需要其他经济体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否则,可能无法应对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与需求萎缩相对应的,是投资低迷。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只需要靠基建投资、公共投资,倒比较好处理。关键是,支撑世界经济稳定的投资因素,主要不是基建投资,而是生产性投资、经营性投资。恰恰是生产性投资是目前最为低迷的投资,企业投资的信心和欲望都不强,而是都在等待观望。因为,需求萎缩、消费不振,无法拉动生产步入正常轨道,自然就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的信心,影响到生产性投资。同时,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也使得本来可以增加的生产性投资,企业没有足够的“权力”可以投资,否则,会受到政府的约束与限制,甚至受到政府的打击与报复,导致很多企业的预期投资被迫取消。这其中,发达经济体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投资的信心几乎被所在国政府彻底消解了。

需求萎缩、消费不振传递给生产领域和企业的信号,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投资欲望,谨慎小心地展开生产性投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如果把重心放到基建投资、公共投资等方面,感觉潜力也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的举动中,政府债务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赤字财政变成了常态化,且赤字的规模越来越大。因为,在加息中,国际资本向发达经济体反流的速度很快,基本抽空了其他经济体的国际资本,等待这些国家的,就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手段,向市场补充流动性,这势必会带来这些经济体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

所以,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经济衰退的概率远大于经济不衰退,就看衰退的后果有多严重了。一旦再发生新的不利因素,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也会更大。如果要问2023年全球经济有没有“黑天鹅”的话,我们要回答的是,“黑天鹅”不可怕,可怕的是谁会成为“灰犀牛”。

上一篇 & 下一篇